[发明专利]人参五味子发酵酒及酿造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25324.2 申请日: 2013-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3540473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张宝香;王英平;姜英;许培磊;秦红艳;赵滢;杨义明;范淑田;侯召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G3/02 分类号: C12G3/02;C12R1/67;C12R1/845;C12R1/865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陈宏伟
地址: 130116 吉林省长***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参 五味子 发酵 酿造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公开一种人参五味子发酵酒及酿造工艺,涉及将纯种黄曲霉、根霉及酵母菌用于人参五味子发酵酒及酿造工艺中,属于生物发酵制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参一直用于医药领域,为方便贮藏将人参粗加工成生晒参、糖参、参片、蜜片等;在食品领域用于酒剂、汤粥中;人参药理作用具有广泛性、温和性和双向性的特点,我国古代医书记载:强身体益智,明目,安精神,止惊悸,久服后延年益寿,因其具有神奇而广泛的作用,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

五味子为中药中的上品,又为第三代新兴果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研究证明:五味子可以降低肝炎患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治疗肝脏的化学毒物损伤,调节胃液分泌,与人参具有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改善人的智力并增强记忆力,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心脏活动,尤其其中的木质素成分抗癌、抗艾滋病和PA拮抗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

目前人参、五味子在成方药中已有广泛应用,如人参五味子糖浆、生脉散等,在食品领域主要以浸泡、煮提和超微粉碎加工方法制得,但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和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参五味子发酵酒,菌种遗传性状稳定,糖化彻底,发酵力高,出酒率高,酒质及风味俱佳。

本发明还提供了人参五味子发酵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质软、粒大、心白高,淀粉含量为70~80%,蛋白含量为8~10%,胚乳结构疏松的大米100份,清水清洗后浸泡24h,用水量为大米的1.3~1.5倍,浸米浆水直接用于蒸饭,蒸饭以达到松散无硬心为标准,备用;

2、鲜人参2.5份用无菌水清洗浸泡后,切成3~5mm左右参片,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备用;干人参0.86份直接切断用粉碎机粉碎,加入干参重量2倍的无菌水浸泡,备用;五味子鲜果12.5份采用手工或机械破碎,尽量保证种粒完好;五味子干果1.0份用无菌水冲洗后,加入与原料等重无菌水浸泡至回软后,手工或机械粗碎以防种粒破碎脂肪类物质渗出较多影响酒质,备用;

3、将步骤2)处理好的备用原料分别灭菌,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10分钟,温度降至30~35℃后,调整PH4.0~5.0,分别按原料重添加5%黄曲霉3.384和3%根霉3.010菌株活化液,30~34℃温度保持24h后,按3%添加AS2.1392黄酒酵母菌株活化液,25~30℃温度下进行7天主发酵;然后进入后酵期,要求品温8~15℃,时间15天;

4、将步骤1)浸泡处理好的大米用蒸饭器蒸煮25min,冷却至28℃后按原料重1.5%加入由3.384黄曲霉、3.010根霉制得的麸曲(麸曲中黄曲霉与根霉菌数比例为2:1制备),0.3%加入AS2.1392活化酵母,原料米重1~1.5倍的无菌水,主酵前期品温25~28℃,7天主发酵结束;后酵期品温8~15℃,时间15天;

5、将步骤3)和步骤4)上层醪液分别采用虹吸法吸取,下层醪糟用双层纱布粗滤得醪液,两部分醪液混匀,静置澄清,过滤,密封;

6、将步骤5)过滤澄清后的发酵酒陈酿1个月以上;

    7、对发酵酒进行糖度、酸度调整;调配后酒体:酒精度15%,总糖(折光仪测定值)9%,总酸0.40~0.45%,总皂苷2.577%,木质素0.43%。

本发明所述的人参五味子发酵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鲜人参折干率为28.57%,鲜五味子果折干率为20.00~22.22%。

本发明所述的人参五味子发酵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的鲜参破碎成大米粒大小,干参呈粉末状,五味子只破果皮,保证种粒完整。

本发明所述的人参五味子中药发酵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2)、步骤4)所述的无菌水是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的无菌水。

本发明所述的人参五味子中药发酵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3)、步骤4)所述的黄曲霉3.384、根霉3.010、黄酒酵母AS2.1392均购于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菌种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