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并输入内容码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4875.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4/14;G06F17/30;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输入 内容 方法 系统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并输入内容码的方法、系统以及装载该种系统的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申请内容码监视、消息侦听、消息判定、内容码判定、内容码输入监视、内容码输入提示、内容码输入多个步骤,实现了在不离开应用场景的情形下,自动侦听并获取短信中的特定内容码信息,通过点击一个按钮或者是自动填充的方式,将消息中的内容码信息传输到身份验证场景中的待输入区域,该方法简化了传统内容码验证过程,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更保证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获取消息中特定内容码并提示填充的方法以及采取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GSM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通过手机短信来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比如,在已设定手机号码绑定功能的用户微信应用的登录窗口中,当需要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时,应用服务器会向手机发送一条包含“验证码”的短信,并提示用户以给定的“验证码”登录应用,以确定登录微信的用户就是手机设备的所有者,以达到个人身份证验和识别的目的。再如,现代金融交易方面,存在大量通过手机设备进行移动支付的情形,假设支付类型选定的是“手机短信密码”支付,则当用户发出支付请求时,会由服务台向手机发送一条包含动态密码的短信,然后由用户手动输入动态密码,经服务台对密码进行核实并通过校验后,再继续完成剩下的交易活动。
具体的,当用户需要读取特定内容码信息时,需要访问短信应用读取和存储短信中的内容码信息;然后退出或者是将短信应用的窗口最小化,再回到刚才需要做身份验证的场景、输入特定内容码信息,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身份验证。而使用验证码的实际场景中,当需要在短信和另一个应用程序之间传递特定内容码时,往往需要先在短信中对需要的特定文本字段进行选定范围的“复制”(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在另一个应用程序窗口的输入区域中选择粘贴。或者是,通过第三方媒介(纸和笔等)或是通过头脑记忆的方式记住短信中的特定内容码,然后将以上特定信息手动输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窗口的指定输入区域。
以上的现有操作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应用窗口之间进行切换,用户所需要的特定内容码信息存储于短信应用中,而需要输入的内容码的窗口存在于另一个应用窗口中,而不同应用窗口间的切换使得操作效率不高,且由于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限制,使得操作起来也较为不便,复制的过程需要小心地选定复制范围,复制过程还可能因为一些多余字符的存在而出现输入有误,如空格、标点等;假如用户通过记忆来实现,在可能在窗口切换过程中忘记相应的内容码;而借助第三方媒介的方式则浪费了资源与效率。综上,现有的对内容码的操作过程相当繁锁,操作十分不便。
此外,不同应用窗口间切换则存在着一个短暂的时间段使操作者离开了身份验证的应用场景,操作者可能会有通讯安全方面的顾虑,而造成用户体验不佳(比如再次回到的身份验证场景有可能不是刚才那个场景等,会有进入钓鱼网页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提取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中获取特定内容码(验证码或者是动态密码)时需要在两个应用程序窗口之间复杂编辑或来回切换、获取内容码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以主动获取短信中特定内容码并提示填充的方法,以消除用户在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对通讯安全的顾忌,并有效提高用户操作体验及操作效率,节约资源。
一种主动获取短信中特定内容码并提示填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申请内容码监视模块,申请内容码监视模块检测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界面下申请内容码的事件被触发,进入S2;
S2、开启侦听周期计时模块,侦听周期计时模块建立侦听时间周期,开始计时,进入S3;当侦听时间周期计时结束,侦听周期计时模块关闭;
S3、开启消息侦听模块,消息侦听模块侦听到移动终端中收到由服务端发送的消息,进入S4;当侦听时间周期计时结束,消息侦听模块关闭;
S4、开启消息判定模块,消息判定模块判定所述消息中是否包含有特定关键字,如包含则进入S5,如不包含则返回S3继续侦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