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固化高强度塑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4064.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炳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田信邦(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2 | 分类号: | C09J163/02;C09J11/04;H01L23/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固化 强度 塑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封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继电器塑封的塑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封装材料是保证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化、模块化和小型化的技术关键。无论是分立器件,还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或功能模块等半导体元器件,为了免受外界灰尘、潮气、冲击、振动和化学物质等因素的干扰,保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通常都要进行封装或绝缘灌封保护。
继电器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液态环氧树脂塑封胶具有绝缘、耐高压、耐高低温、高结合力、环保无毒等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继电器塑封胶。
目前,继电器行业使用的液态环氧树脂塑封胶,固化温度基本大于110℃,固化温度较高且固化速度较慢,而低成本的继电器塑料外壳耐温性差,因而容易导致封装产品的性能劣化,且固化后胶水存在强度不足、结合力低、挥发性高、胶油控制不良、储存不稳定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环氧树脂塑封胶大多含有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含有有机硅,会产生胶体挥发物,影响继电器内部触点的敏感度,导致继电器工作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固化高强度塑封胶,其能在较低温度固化,固化后强度高,密封性好,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
一种低温固化高强度塑封胶,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16~22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35~42份、色料0.1~1份、潜在型硬化剂10~30份、消泡剂0.1~1份、硅微粉10~15份、滑石粉5~10份、硅酸锆5~10份。
优选地,一种低温固化高强度塑封胶,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20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36份、色料0.2份、潜在型硬化剂15份、消泡剂0.8份、硅微粉10份、滑石粉8份、硅酸锆8份。
优选地,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粘度为12000~15000cps、环氧当量为184~19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是粘度为2000~5000cps、环氧当量为160~180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色料为纳米级炭黑。
优选地,所述潜在型硬化剂为2-十七烷基咪唑。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不含有机硅的破泡聚合物溶液。
优选地,所述硅微粉的粒度为2000~3000目,所述滑石粉的粒度为2000~3000目。
优选地,所述硅酸锆的粒度为3~5μm。
上述低温固化高强度塑封胶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预处理步骤:将滑石粉及硅微粉在100~135℃下烘烤3~8h;
(2)混合步骤: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色料、潜在型硬化剂、消泡剂在20~3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60~100min均匀后,加入硅微粉、滑石粉及硅酸锆,继续搅拌混合,达到均匀无粉末状后,抽真空连续搅拌3~5h,得到胶料,步骤(2)需控制产品料温不超过50℃;
(3)出料步骤:用80~120目的过滤网过滤上述胶料,称重分装,分装完毕后,送真空脱泡机脱泡1~2h,直至胶体无气泡,最后送冰库冷藏,温度2~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产品具有低温固化(80℃左右)、低挥发性、高强度、无
胶油、电性能优异和密封性好的优点,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2~8℃储存时间达到6个月);
2、不添加硅烷偶联剂,不会引起继电器工作异常;
3、硅酸锆的添加不影响产品的结合力,可提高产品防爆功能。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环保。产品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继电器的封装,还适用于其它电子元器件的封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低温固化高强度塑封胶,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
双酚A型环氧树脂(NPEL-128E) 20份
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L-170) 36份
纳米级炭黑 0.2份
潜在型硬化剂(FRX-1020) 15份
消泡剂(BYK-A555) 0.8份
硅微粉 10份
滑石粉 8份
硅酸锆 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田信邦(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田信邦(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类废物拆解分选回收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循环风灰尘清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