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软启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3345.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梁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H02M1/3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启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源软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应用不带有频率和占空比限制的电源芯片时,在开机瞬间会有轻微的声响。经测量发现,在开机瞬间其FB反馈端口会有一个上冲电压。这是由于电源芯片本身不带有软启动功能,并且没有频率和占空比限制,在开机瞬间由于连接在其FB反馈端口上的光耦不工作,反馈电路没有建立起来,但是芯片内部检测FB反馈端口电压的电路已经工作,从而使FB端口瞬间产生一个电压冲击,根据芯片调整相应的工作状态,此时开关频率从开机瞬间到正常工作变化较快,从而产生轻微的声响,其电路结构参见图1所示。
有的电源芯片自身带在软启动功能,从而可以避免此类问题。但是,此类电源芯片成本较高,不适合在价格竞争比较激烈的家电产品中广泛使用。为此,有些生产厂商在电源电路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在不带有频率限制的电源芯片的FB反馈端口上增加接地电容等措施来抑制开机声响,但是,也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
因此,亟待出现一种成本低廉、且可有效避免开机声响的电源电路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软启动电路,以解决现有电源电路在开机瞬间有轻微声响的问题,且电路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电源芯片,此电源芯片包括输出参考电源端口、反馈端口、补偿端口等,输出参考电源端口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一二极管和一电容,二极管另一端再连接到另一电阻和电容、电源芯片补偿端口和电压反馈光耦的集电极,电压反馈光耦的发射极与此电阻电容及电源芯片的反馈端口连接到地;
一种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源芯片,此电源芯片包括输出参考电源端口、反馈端口、补偿端口等,输出参考电源端口连接到一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一电阻连接到一二极管和一电容及此三极管的发射极,二极管另一端再连接到另一电阻和电容、电源芯片补偿端口和电压反馈光耦的集电极,三极管的集电极、两颗电容、电阻、电压反馈光耦的发射极及电源芯片的反馈端口连接到地;
所述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PNP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光耦U2,电源芯片U1的第8管脚连接到PNP三极管Q1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1连接到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正极、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到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正极、电源芯片U1的第1管脚和光耦U2的集电极,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光耦U2的发射极及电源芯片U1的第2管脚连接到地。
所述的电源软启动电路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实现,以下阐述三种具体结构:第一种是采用一PNP三极管组成所述的开关电路,其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见附图1所示;第二种是采用一耗尽型P沟道MOS管,其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耗尽型P沟道MOS管的栅极连接到PNP三极管的基极的连接点,耗尽型P沟道MOS管的源极连接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点,耗尽型P沟道MOS管的漏极连接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点;第三种是采用一比较器和一可控开关元件,其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到PNP三极管的基极的连接点和发射极的连接点,可控开关元件两端分别连接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点和集电极的连接点,比较器在检测到其电压差后控制开关元件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电源软启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容易、计算方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源电路开机瞬间产生的声响问题、MOS或二极管击穿的炸机问题、负载电压过高导致的烧坏问题、连续快速插拔实验的坏机问题等,保证输入电压不会突降、输出电压不会跃变,同时可以降低电磁干扰,提高电磁耐受能力,适用于任意采用没有频率、占空比等限制功能的电源芯片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中。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开关电源式电动车充电器电路中电源芯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源软启动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