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3289.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许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42 | 分类号: | C01B25/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21013 辽宁省锦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微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焦磷酸镍,分子式:Ni2P2O7;分子量: 291.330124 [g/mol];英文名称:Nickel diphosphate; CAS No 14448-18-1。焦磷酸镍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产品,经常用作电镀液中的络合剂,机械加工中的除锈剂。化工生产中作分散剂和乳化剂。水处理中作软水剂,锅炉除垢剂,金属离子螯合剂。在中低温化学镀镍工艺中,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还具有稳定的非磁性、高电阻率、低温度系数及耐热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硬盘、磁屏蔽设备、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管道设备、汽车零部件等方面。比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03805744.1发明专利中,罗纳德·斯图尔特等人利用焦磷酸镍的溶液完成了非氰化物作为该工艺成分在锌或锌合金制品上形成一种附着的铜涂层的方法(参见:罗纳德·斯图尔特等,用于锌和锌合金的非氰化物铜电镀方法,03805744.1)。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生产方法如下:在室温条件下,以氢氧化镍和磷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直接沉淀得到中间产物。然后加热煅烧后,形成焦磷酸镍。上述的方法生产出来的焦磷酸镍纯度低、杂质含量高,微观形貌不均一,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焦磷酸镍微米纤维材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目的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分散性好,工艺易操作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将可溶性二价镍盐和可溶性焦磷酸盐在醇/水混合溶液中均匀溶解,混合后搅拌并进行水热反应后,过虑、洗涤、干燥后即得目的产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二价镍盐为氯化镍、硫酸镍、硝酸镍或乙酸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焦磷酸盐为焦磷酸钠或焦磷酸钾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醇/水混合溶液中的醇为甲醇、乙醇、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且醇/水的体积比为1∶0.1~100。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二价镍盐的摩尔浓度为0.01~1 mol/L。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二价镍盐与可溶性焦磷酸盐的摩尔比为1∶0.1~10。
其次,本发明所述的水热反应温度在180~280 ℃,反应时间为6~48小时。
最后,本发明在醇/水混合溶液中均匀溶解,搅拌反应后,接续在醇/水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目的产物;所述的干燥时间为10~20小时,干燥温度为100~200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传统方法工艺复杂,不能达到形貌均一性的要求。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容易控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通过条件溶剂的组成实现了对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形貌控制合成。
(2)本发明制备的目的产物焦磷酸镍微米纤维,其纯度高(98%~99%),杂质含量低,分散性好(通过SEM图可以看出),具有纤维状的形貌,可满足工业应用领域对焦磷酸镍微米纤维产品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发明所制备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本发明所制备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IR图。
图3为本发明所制备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SEM形貌图。
图4为本发明所制备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SEM形貌图。
图5为本发明所制备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SEM形貌图。
图6为本发明所制备的焦磷酸镍微米纤维的SEM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可溶性二价镍盐和可溶性焦磷酸盐为原料,将镍盐和可溶性焦磷酸盐按照一定比例在醇/水混合溶液中均匀溶解,混和后充分搅拌反应,接续在醇/水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温度在180~280 ℃,时间为6~48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目的产物。其制备步骤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降低电子装置功耗的方法
- 下一篇:电流镜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