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地葡萄固沙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3251.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李敬川;张东风;汉瑞峰;于祎飞;宫英振;刘寅喆;李宁;朱玉菲;陈利;赵艳丽;王瑛;杨俊梅;伊宏岩;孙源蔚;王萍;王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05006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固沙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固沙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露地葡萄固沙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性水果,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水果产业中排柑橘之后,列第二位,中国是一个有着2300多年葡萄栽培历史的古老国家,面积、产量均列世界第二、产量854.89万吨,面积55.2万公顷,鲜食葡萄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葡萄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面积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葡萄产区和适宜区。然而由于我国葡萄的优势产区与沙化区、寒冷区在同一个地区,露地葡萄要安全越冬,必须埋土防寒。冬春季节,为了埋土防寒,葡萄园要进行土壤大翻动,并且受传统露地葡萄栽培模式的影响,露地葡萄在埋土防寒时全园土壤均要翻动2次,因此人为的制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沙尘源。本方法设计了露地葡萄固沙栽培定植模式及栽培方法,葡萄园土壤风蚀量降低了8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改变传统露地葡萄栽培方法,提供一种有效降低露地葡萄栽培过程中引起的土壤风蚀的露地葡萄固沙栽培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一种葡萄固沙栽培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挖定植沟,定植沟设置为东西方向,沟深1±0.2m,宽1±0.2m,沟的长度根据地块而定,定植沟行距为4—10米,具体的定植沟行距应根据葡萄品种确定;挖出来的表层20±5cm以上的表层土壤留下待用;
第二步. 回填定植沟,首先,在挖好的定植沟内距沟顶20~25cm以下部分回填混合有肥料的土壤;然后灌溉,等灌溉完毕再将第一步中留下的20~25cm以上的表层土壤回填到定植沟内;
第三步. 葡萄定植,将葡萄植株栽植于定植沟内中间位置,双行栽植,鲜食葡萄双行间距0.4±0.1m,株距0.7±0.1m,定植沟行距可采用6m、8m、10m的行距,酿酒葡萄定植沟行距为4~6m,沟内行距0.6±0.1m,株距1.5±0.1m。
第四步. 设置小阳坡的南坡和北坡,(1)南坡设置:将定植沟南侧距底部垂直高度20±5cm处修为南坡上沿,南坡的倾斜角度不作要求,南坡上沿和前一个定植沟北坡上沿之间修成斜坡面;(2)北坡设置:将定植沟北侧距底部垂直高度40±5cm处修为北坡上沿,北坡的倾斜角度为60±5°,北坡上沿和下一个定植沟南坡上沿之间修成斜坡面。
第五步. 在行间间作具有抗旱、抗寒、耐阴、耐践踏性质的草种;比如有马蔺或小冠花。马蔺条播,行距15±2cm,播种量为5±0.1kg/亩。小冠花条播,行距15±2cm,播种量为1±0.1kg/亩。
第六步. 露地葡萄秋季下架后,葡萄主蔓沿定植沟方向放入定植沟内,其上覆盖用于越冬防寒的彭胶棉被或30±5cm玉米秸加黑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后改变了传统的露地葡萄栽培架式,能大大提高葡萄园单位面积收益。能有效降低露地葡萄栽培过程中引起的土壤风蚀。
以下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怀来葡萄产区所进行的一些对照试验。分别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和传统栽培方式后对地表风蚀量和对地表垂直输沙量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见下表1、2。经试验表明,利用本发明所述固沙栽培方法埋土防寒期间可有效的保护地表,风蚀量下降了89%,间作马蔺和小冠花的葡萄园地表以上20cm高度内输沙量分别降低了55.3%、61.5%,固沙效果十分明显。
表 1 不同处理地表风蚀量
表2 不同处理地表垂直输沙量 单位: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肉牛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设施果树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