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腐殖质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3141.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纳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R1/125;C12R1/15;C12R1/7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殖质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腐殖质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腐殖质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同时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加肥效,还可以奸情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不良影响,减少高浓度化肥施用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在农业应用非常广泛。
腐殖质作为一种生物活性激素,家禽的饲料添加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剂,可以促进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增强动植物对外界不利条件的抗性。最终增强家禽和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开拓新技术生产腐殖质产品会对我国绿色农业、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现今,制取腐殖质的主要原料为泥炭、褐煤和风化煤,其有机质含量分别在30%以上,60%~77%,30%~70%;酱油渣中含有50%-70%有机物,如果能够将其转化成腐殖质进行综合利用,可以解决调味品行业处理酱渣的一大难题,另外也可以避免酱渣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主要针对以上情况,利用酿造后的酱油渣经过发酵,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腐殖质。本发明原料低廉、工艺简单,适宜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原有腐殖质生产原料单一,生产受原料地域性限制的缺点,它具有生产灵活,原料广泛、工艺简单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的实现的:一种腐殖质的生产工艺,其工艺如下,
酱渣60份~70份经处理,秸秆15份~25份,牡蛎粉5份~10份经混和粉碎后加入5份~10份水,混匀,加入菌种0.1份~0.2份,在32℃~36℃,熟成3天~5天,加热灭菌后,取100份~150份上述产品加入30份~50份碳酸氢铵,加热80℃~100℃密封6天~10天,得成品。
所述酱渣60份~70份经处理,其处理过程是按照1:1将酱渣与水混合粉碎后,加入0.1%纤维素分解酶,在40℃-50℃反应5h-10h,加热煮沸,冷却后,压榨所得渣。
所述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棒状杆菌、假丝酵母混合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腐殖质生产所用原料选取酱油渣作为原料,价格低廉,降低生产成本。
2、生产工艺简单,腐殖质得率较高。
3、市场适应性强,通过改变原有多步骤化学反应制取腐殖质,选取微生物发酵制取腐殖质工艺,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是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酱渣60份经处理,秸秆15份,牡蛎粉5份经混和粉碎后加入10份水,混匀,加入菌种0.1份~0.2份,在32℃~36℃,熟成5天,加热灭菌后,取100份上述产品加入30份碳酸氢铵,密封8天,得成品。
实施例2:酱渣60份经处理,秸秆25份,牡蛎粉8份经混和粉碎后加入10份水,混匀,加入菌种0.1份,在32℃~36℃,熟成3天,加热灭菌后,取150份上述产品加入30份碳酸氢铵,密封10天,得成品。
实施例3:酱渣70份经处理,秸秆20份,牡蛎粉10份经混和粉碎后加入5份水,混匀,加入菌种0.2份,在32℃~36℃,熟成5天,加热灭菌后,取150份上述产品加入50份碳酸氢铵,密封9天,得成品。
以上所述三实例所用
酱渣成分为:蛋白质15%~25%,脂肪5%~10%,氨基酸15%~25%,氯化钠7%~10%。
以上所述三个实施例成品指标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纳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纳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