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多重防伪机制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23024.0 | 申请日: | 2013-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唐宇翔;朱同林;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大清源物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8 | 分类号: | G06K19/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多重 防伪 机制 | ||
1.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防伪机制,包括电子标签本体1、分形码和防伪码6,所述标签本体包括芯片2和外部天线3,所述分形码包括标识码4和分形图案5,呈现给用户的是分形图案5,其中电子标签本体1、分形码和防伪码6组成三位一体的防伪机制,具有相关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机制,其中所述的电子标签芯片2采用ISO IEEE 14443 TYPE A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机制,其中所述的分形图案5是利用加密芯片内码,采用随机提取规则,提取一定的编码,作为标识码4,以牛顿分形法为生成规则,生成唯一的分形图案,并作为芯片的唯一身份标识植入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机制,其中所述的防伪码6是通过提取电子标签芯片中的电子编码和存储信息,通过MD5加密算法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大清源物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大清源物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0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