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渣金间外加电场的渣金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2694.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宇;石瑞;曾涛;王波;郭艳玲;李建朝;王耀杰;许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7/12 | 分类号: | B03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渣金间 外加 电场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回收装置或废旧金属资源再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取炉渣中的金属颗粒的装置,应用于冶金精炼和炉渣残余金属提取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及资源再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已将废旧金属的再生与利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立产业,并制定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再生金属的产业发展加以引导和扶持。自2004年以来,国家不仅对再生金属行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还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再生金属企业列入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企业。有关专家指出,到2010年我国主要有色金属铜、铝、铅、锌再生利用量将达到650万吨,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l/3。到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产值将达2400亿元以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与2007年基本持平,约为530万吨,其中再生铜约190万吨、再生铝约260万吨、再生铅约70万吨、再生锌约8万吨。与利用矿石生产原生金属相比,2008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节能2846万吨标准煤、节水16.86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9.2亿吨、减少SO2排放45.8万吨。2008年中国共进口废有色金属773.69万吨,其中含铜废料557.64万吨、含铝废料215.43万吨、含锌废料0.62万吨,进口总量与2007年的771.75万吨基本持平。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货源包括国内回收和国外进口,其中,进口再生有色金属量大于国内回收。在进口再生有色金属方面,浙江、广东、天津地区含铜废料进口量分别为278.99万吨,192.77万吨,66.32万吨,3个地区的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6.49%。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开发利用率还很低。如我国再生铜和再生铝产量分别占金属铜铝总产量的22%和21%,而全球铜产品市场中,47.5%的需求是通过回收再生废铜满足的,其中美国再生铜的比率更是高达60%。世界再生铝产业也发展迅速,全球再生铝产量大约为1000万吨,增长率为43.7%,再生铝产量占金属铝总产量的比率高达42.5%。
2009年9月,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委托,再生金属分会已编制完成了2009-2015年《再生铜产业专项规划》、《再生铝产业专项规划》、《再生铅产业专项规划》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国内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专项规划》4个专项规划的初稿,专项规划明确了再生金属产业的科技攻关计划及重点支持项目和工程,提出了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由于冶金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金属粒子由于粒度太低,所以会溶于炉渣中进而造成金属浪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利用电场作用下金属渣中颗粒的运动规律,找了出一种有效的方法,将这部分金属从渣中分离,从而提高金属收得率节省大量的能源,保护环境。
铜冶炼炉渣是铜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其中含有部分金属铜,重要的二次金属资源,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有很多铜冶炼炉渣的贫化方法,如用炭热法、烟化法、电炉贫化法以及浮选法等,但是弃渣中仍含有高达0.5%的金属铜,高于目前铜矿的开采品位。受炼铜传统工艺的限制,其铜渣中的残余铜的含量在不断增加,对其进行分离和提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及资源再生技术领域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仍然缺少渣金分离回收金属的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由于实际金属提取中会出现残余金属的浪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对炉渣中剩余金属进行提取,提供一种渣金间外加电场的渣金分离装置,根据渣与金属导电性质的不同,通过电场作用使炉渣中混合的残余金属从渣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金属的回收率,本装置制作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采用如下发明构思: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金属颗粒会发生定向的运动,在金属颗粒下落的过程中,通过调节电场作用大小,可以控制金属颗粒运动的方向,使得带电金属颗粒落入不同的轨道。通过传送带将金属颗粒和炉渣分别定向传输到与之相对应的收集容器中,最终使金属颗粒与不导电的炉渣分离开,提高了金属的回收率。
根据以上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古木材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多孔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