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参数同步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2567.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纬;朱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3 | 分类号: | H04L12/723;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参数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口参数同步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并记录由SPE的第一段PW中第一PW的远端TPE发送的该第一PW的相关信息,其中,该第一PW的相关信息中携带有第一PW的远端TPE的接口参数,用于建立标签转发路径;发送该第一PW的相关信息至SPE的第二段PW的远端TPE。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对端设备无法及时感知本端设备接口参数的更新导致的问题,从而使得对端设备能够使用正确的接口参数值进行协商并建立PW。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口参数同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数据网的发展,IP网络本身的可拓展、可升级以及兼容互通能力非常强。但是传统的通信网络,如帧中继(Frame Relay,简称为FR)网络、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为ATM)网络的升级、扩展、互通的灵活性则相对比较差;受限于传输的方式和业务的类型,因此,新建的网络共用性也比较差,不宜于互通管理。端到端的伪线仿真(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简称为PWE3)技术,通过在运营商的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简称为PE)之间部署伪线(Pseudo-Wire,简称为PW,又称为虚链路),提供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上传送用户的以太、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等二层报文的服务。由于PWE3技术能够让运营商的不同服务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传输,因此,可以将原有的接入方式与现有的IP骨干网融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了网络的重复建设,节约运营成本。同时,使得IP骨干网可以连接多样化的接入网络,实现对原有数据网络的改造及增强。因此,PWE3技术的上述优势使其在运营商的各种需求和组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典型的端到端伪线仿真的网络参考模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某个用户的局域网络1的用户边缘设备(Customer Edge,简称为CE)1通过接入链路(Attachment Circuit,简称为AC)1接入到运营商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简称为MPLS)骨干网络的边缘设备PE1;该用户的局域网络2的用户边缘设备CE2通过接入链路AC2接入到运营商的MPLS骨干网络的边缘设备PE2;运营商在PE1和PE2之间为该业务部署一条伪线。伪线是一对方向相反的单向的标签转发路径(LabelSwitch Path,简称为LSP)的集合。从接入链路AC1上发送的该用户的局域网1内的报文被封装成伪线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为PDU),通过该伪线透传给对端的PE2设备。当报文到达PE2设备时,PE2经过本地处理后重新恢复为本地形式,并通过AC2转发到该用户的局域网2的网络中去。CE2到CE1的报文转发与上述过程类似。
在网络环境中,不同网络运营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各自域中的在伪线终止端的运营商边缘设备(PW Terminating Provider Edge,简称为TPE)之间无法建立单段伪线(Single-Segment Pseudo-Wire,简称为SSPW),譬如:从安全性考虑运营商在各自域中TPE之间无法建立直连的PW控制通道;从可扩展性考虑运营商在各自域中采用不同的分组交换网(Packet Switched Network,简称为PSN)封装技术;运营商为了控制不同网络之间的流量交换,运营商在各自网络中采用不同的PWE3信令协议等等。因此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就需要使用多段伪线(Multi-Segment Pseudo-Wire,简称为MSPW)架构来实现TPE之间的互联。另外,在大型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网络边缘可能包含很多聚合设备,每个设备可能是一个PE,网络中的PW有明确的带宽保证,因此会使用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简称为TE)作为PW的PSN隧道。这种情况下,若使用SSPW架构会增加一些TE隧道开销,进而导致支撑这些隧道的PE和核心网PE数量增加,因此服务提供商可能会将该网络分割成多个PWE3域,每个PWE3域之间采用MSPW架构。在接入网和城域网中,服务提供商为了提高可维护性和降低运营成本,也会使用MSPW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