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态纤网主动转移转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1926.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伟;王永仁;高海根;靳向煜;徐熊耀;唐守星;吴海波;王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县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4 | 分类号: | D04H18/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2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态纤网 主动 转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湿态纤网主动转移功能的转移转鼓装置,属于水刺无纺布生产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国内外流行的平网+转鼓水刺工艺中,经过平网水刺后的纤网在向后道的水刺缠结转鼓转移时,纤网可能发生以下情况:1、纤网由于粘在平网帘上没有转移到后道的水刺缠结转鼓上,从而造成生产中断;2、纤网虽然转移到了转鼓上,但是由于其强度相对较小,很容易发生大意外的牵伸,同时造成了幅缩和毛边现象。基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态纤网主动转移转鼓装置,当经前道平网水刺头加固后的纤网经过转鼓时,通过负压吸附作用,将纤网主动转移到转鼓上,减少意外牵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湿态纤网主动转移转鼓装置,包括转鼓内胆,所述的转鼓内胆内部安装有真空箱,转鼓内胆外部套有转鼓套;所述的转鼓内胆上安装有密封件,转鼓内胆上设有真空槽。
所述转移转鼓装置的直径为400mm-600mm。
所述真空槽的宽度为8mm-30mm。
所述的真空槽为2个。
所述真空箱的压强为0.05bar-0.5bar。
所述的转鼓套的包括筒体和反弹层,所述筒体为薄钢板打孔筒体,筒体开孔率为50%-90%;所述的反弹层套在筒体外部,且反弹层上开有微孔,反弹层的开孔率20—40%。
所述的反弹层为不锈钢编织网层或者镍网层。
所述的转鼓内胆上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的密封件通过安装块安装在转鼓内胆上。
所述的转移转鼓装置适用于25g/m2-150g/m2纤网的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具有湿态纤网主动转移功能的转鼓装置,其转鼓内胆内套有真空箱,转鼓内胆上开有真空槽。转鼓装置在运行时,转鼓内胆固定不转动,而转鼓套由外用电机带动转动。当经前道平网水刺头加固后的纤网随着网帘经过该转鼓装置时,由于在其接触位置的真空槽的负压吸附作用,纤网可主动转移到该转鼓装置上,防止纤网粘在平网帘上被带入水刺机下面而不是按照正常路线运行,从而解决了在水刺加固过程中生头难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纤网与转鼓的同步,防止了纤网的意外牵伸以及所造成的幅缩和毛边现象。纤网中水分经真空箱被抽走,送入水气分离装置被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在水刺工艺过程中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为转鼓套、2为密封件、3为转鼓内胆、4为真空箱、5为真空槽、6为纤网、7为水刺头、8为导送装置、9为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湿态纤网主动转移转鼓装置,包括转鼓内胆3,转鼓内胆3内部安装有真空箱4,转鼓内胆3外部套有转鼓套1;转鼓内胆3上安装有密封件2,转鼓内胆3上设有真空槽5。真空槽5的宽度为8mm-30mm。真空箱4的压强为0.05bar-0.5bar。转鼓套1包括两部分:筒体和反弹层。筒体为薄钢板打孔,开孔率为50%—90%;筒体外面套上一层开有微孔的反弹层,该反弹层为不锈钢编织网层或者镍网层,开孔率为20—40%。转鼓内胆3上安装有安装块9,密封件2通过安装块9安装在转鼓内胆3上。
本发明的转移转鼓装置的直径为400mm-600mm,且本发明的转移转鼓装置适用于25g/m2-150g/m2纤网的生产。如在上述相同结构的基础上,真空箱压强为0.1bar,真空槽宽度为10mm,所需生产的纤网克重为50g/m2,纤网幅缩现象明显得到改善;或者在上述相同结构的基础上,真空箱压强为0.2bar,真空槽宽度为15mm,所需生产的纤网克重为80g/m2,纤网幅缩现象明显得到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县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县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