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式移动排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21770.6 | 申请日: | 2013-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4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龙日升;寇子明;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沈阳普越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030053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移动 排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难抢险排水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行式移动排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排水多采用大排量潜水泵并联的方式进行排水。由于大排量潜水泵体积大、重量沉,在缺乏专业的运输设备时,只有靠工人人工搬运排水设备在巷道内行走,既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浪费了宝贵的矿难抢险营救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型潜水泵的搬运和移动困难,贻误抢险救援时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矿难抢险节省营救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自行式移动排水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前支撑、第一车架、深井潜水泵车及液压绞车,其中第一车架的前端铰接有前支撑,所述第一车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前支撑升降的第一液压油缸;所述深井潜水泵车放置在第一车架上,并与安装在所述第一车架上的液压绞车连接,随第一车架移动;当深井潜水泵车随第一车架移动时,所述前支撑支撑深井潜水泵车,当深井潜水泵车离开第一车架时,所述前支撑支撑在地面上。
其中:所述前支撑的一端与第一车架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前支撑相铰接;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最大行程时,前支撑与所述第一车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或高于第一车架的上表面,支撑所述深井潜水泵车,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最小行程时,前支撑的自由端支撑在地面上、倾斜于所述第一车架;所述第一车架的后端铰接有后支撑,该后支撑的一端与第一车架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后支撑的自由端通过铁链与第一车架相连,通过收放铁链实现升降;当深井潜水泵车随第一车架移动时,所述后支撑处于升起状态,当深井潜水泵车离开第一车架时,所述后支撑的自由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第一车架上安装有第二液压油缸,该第二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在钢轨上行走的轨道轮;所述深井潜水泵车包括滑板、车轮、第二车架及深井潜水泵,所述深井潜水泵安装在第二车架上,在所述第二车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便于在湿软路面上滑行的滑板;所述车轮转动安装在第二车架的车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车架两侧滑板的中间;所述第二车架两侧的滑板对称设置、形状相同,每个滑板的中间均为平板,每个滑板的两端分别向上倾斜;所述滑板中间的平板与水平面平行,滑板两端向上倾斜的部分与所述中间的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所述第二车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车轮为两组四个,沿第二车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对称布置;所述车轮的底部位于滑板的下方。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的排水设备可在巷道内快速移动,为矿难抢险救援赢得宝贵时间,解决井下潜水泵的搬运和移动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第一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了前、后支撑,当深井潜水泵车随第一车架正常移动时,前、后支撑可分别升起,前支撑可起到支撑深井潜水泵车的作用,后支撑可起到配重作用。
2.本发明深井潜水泵车的第二车架上分别安装了车轮及滑板,在较好较硬的路面可依靠车轮滑行,在被水浸泡过的路面或湿软路面上行走时,即使车轮陷入路面内也可依靠两侧的滑板滑行,既降低了抢险工人的劳动强度,又为矿难抢险节省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3.本发明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向上倾斜,避免了滑板也陷入湿软路面之中,同时也避免了因滑板中间的平板上载重湿土而增加抢险工人的劳动强度。
4.本发明深井潜水泵车的车轮在第二车架长度方向布置在第二车架的前后两端,深井潜水泵车在上下坡时,避免了滑板与路面发生碰撞。
5.本发明的第一车架还配有由第二液压油缸驱动进行收放的轻道轮,轨道轮收起时,由第一车架的履带行走机构进行驱动,轨道轮伸出时,可在矿道内的钢轨上牵引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深井潜水泵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拿掉深井潜水泵车的俯视图;
其中:1为前支撑,2为第一车架,3为后支撑,4为深井潜水泵车,5为液压绞车,6为驾驶室,7为操作台,8为钢丝绳,9为第一液压油缸,10为履带式行走机构,11为滑板,12为车轮,13为第二车架,14为深井潜水泵,15为车轴,16为第二液压油缸,17为轨道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沈阳普越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太原理工大学;沈阳普越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