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密封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21564.5 | 申请日: | 2013-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邵存德;邵雨秋;邵韦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贸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9/06;C08L23/12;C08K13/02;C08K3/04;C08K3/06;C08K3/34;C08K5/3437;C08K5/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 地址: | 22404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密封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超高压、耐油的密封材料。
背景技术
密封圈、密封垫等密封制品是各类机械的重要元件,密封制品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机械的使用寿命及运行可靠性。静压设备及增压设备由于工作时压力较高,且传压介质多为油类介质,使得这类设备不仅要求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还对密封材料的耐超高压、耐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超高压、耐油的密封材料。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高压密封材料,按重量计,它是由100~120份的腈橡胶、80~90份丁苯橡胶、30~50份聚丙烯、10~15份微硅粉、1~20份炭黑、0.1~10份防老剂和0.1~10份硫磺组成。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的质均分子量为500~900。
进一步,所述微硅粉的平均粒径为0.1-0.15μm。
一种超高压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100~120份的腈橡胶、80~90份丁苯橡胶和30~50份聚丙烯加入混炼机,在110~125℃下混炼10~20分钟后,再加入10~15份微硅粉、1~20份炭黑、0.1~10份防老剂和0.1~10份硫磺,混炼,得到超高压密封材料。
本发明超高压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汽油和气密性,浸油后的膨胀率只有6.5~6.8%,气密性可达2.3~2.5m2/s·Pa,能承受400MPa以上的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按重量计,先将100份丁腈橡胶(德国朗盛 3345F)、90份丁苯橡胶(齐鲁石化 1712)和35份聚丙烯(质均分子量500~900)加入到混炼机中,在120℃下混炼10分钟后,再加入10份微硅粉、5份炭黑、1份防老剂RD(石家庄永利锌业有限公司)和1份硫磺,混炼15分钟后,排料,冷却,得到所述超高压密封材料。
实施例2
按重量计,先将110份丁腈橡胶(德国朗盛 3345F)、85份丁苯橡胶(齐鲁石化 1712)和30份聚丙烯(质均分子量500~900)加入到混炼机中,在115℃下混炼10分钟后,再加入13份微硅粉、15份炭黑、5份防老剂4010NA(石家庄永利锌业有限公司)和2份硫磺,混炼20分钟后,排料,冷却,得到所述超高压密封材料。
实施例3
按重量计,先将120份丁腈橡胶(德国朗盛 3340F)、90份丁苯橡胶(吉林石化 1502)和50份聚丙烯(质均分子量500~900)加入到混炼机中,在125℃下混炼15分钟后,再加入15份微硅粉、20份炭黑、10份防老剂4010NA(石家庄永利锌业有限公司)和10份硫磺,混炼20分钟后,排料,冷却,得到所述超高压密封材料。
实施例4
按重量计,先将105份丁腈橡胶(德国朗盛 3445F)、80份丁苯橡胶(吉林石化 1502)和45份聚丙烯(质均分子量500~900)加入到混炼机中,在120℃下混炼10分钟后,再加入10份微硅粉、1份炭黑、0.1份防老剂RD(石家庄永利锌业有限公司)和0.1份硫磺,混炼15分钟后,排料,冷却,得到所述超高压密封材料。
对比实施例1
按重量计,先将105份丁腈橡胶(德国朗盛 3445F)、80份丁苯橡胶(吉林石化 1502)和45份聚丙烯(质均分子量500~900)加入到混炼机中,在120℃下混炼10分钟后,再加入1份炭黑、0.1份防老剂RD(石家庄永利锌业有限公司)和0.1份硫磺,混炼15分钟后,排料,冷却,得到所述超高压密封材料。
本发明微硅粉购自成都明凌科技有限公司,平均粒径0.1-0.15μm。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贸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贸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