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食物变质的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1493.9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莫宏波;庄宝森;吴小丹;周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食物 变质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是一种防止食物变质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愿意买很多食材放置在冰箱中,但是有时候人们又会忘记在冰箱中存储的食物,导致食物在冰箱中存储的时间过长,造成食物的变质,从而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食物变质的报警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能防止食物保存过长导致的变质,避免造成浪费,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止食物变质的报警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CPU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处理模块还与输入模块、压力存储装置以及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CPU处理模块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CPU处理模块与存储装置连接。
所述CPU模块包括单片机或ARM。所述CPU处理模块与报警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报警输出电路包括蜂鸣器。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冰箱内食物的重量变化,通过输入模块来向CPU处理模块内设定存储的时间,CPU处理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及输入模块设定的时间来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能够避免冰箱内的食物存储过长时间导致食物的变质,减少浪费,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实现所需的食物变质报警,本发明包括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CPU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处理模块还与输入模块、压力存储装置以及显示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CPU处理模块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为CPU处理模块提供工作的电压,并提供与所述CPU处理模块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输入模块、压力存储装置、显示模块以及存储装置的工作电压。
所述CPU处理模块与存储装置连接。所述CPU模块包括单片机或ARM。所述CPU处理模块与报警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报警输出电路包括蜂鸣器。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冰箱抽屉的底部,CPU处理模块将压力传感器检测传输的压力值存储在压力存储装置内,输入模块可以采用按钮,键盘或触摸屏等形式,压力存储装置以及存储装置可以采用常用的存储芯片,显示模块可以采用常用的显示屏。在具体实施时,CPU处理模块可以采用冰箱内的控制器实现,电源模块可以采用冰箱的电源,显示模块以及输入模块可以冰箱的输入触摸按钮以及显示屏幕。
用户通过输入模块调节放入食物的保质期,当用户输入保质期,并存储到存储装置中时,显示模块将用户所选择的天数显示出来,CPU处理模块控制蜂鸣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整个报警装置的电量由冰箱整体电源进行供应,蜂鸣器于冰箱门外面板上或者冰箱侧面板上。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当用户打开冰箱门,冰箱空抽屉没有放置食物,准备将食物放进抽屉时,用户可通过输入模块设置该食物的保质期D2,如果用户没有进行输入,则CPU处理模块自动设定本次放入食物的保质期D2为默认保质期D1,即D2=D1;抽屉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通过CPU处理模块传输到压力存储装置进行保存,当压力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压力数值在达到用户所设定的保质期天数期间没有发生变化时或者变化很小(可认为是传感器的误差),CPU处理模块会驱动蜂鸣器发出蜂鸣声响进行报警,初步设定为每隔一小时报警1分钟。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及其所使用的散热模块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