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层板结构内生式桁架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0984.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曾斌;向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8 | 分类号: | B62D2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 板结 构内生式 桁架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层板结构内生式桁架车体。
背景技术
现有单层板结构汽车车体多是先制作车体内部支撑/加强桁架结构,再在该桁架结构上铺设外部单层板蒙皮。在这种车体结构中,车体内部的桁架结构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负载,外部单层板蒙皮仅仅形成车体外覆盖件,而所承担的载荷很小,且零件较多,制造工艺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层板结构内生式桁架车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层板结构内生式桁架车体,包括多个内部支撑梁,所述内部支撑梁上连接有侧部单层板蒙皮、顶部单层板蒙皮和后部单层板蒙皮,所述内部支撑梁底部设有底板,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顶部单层板蒙皮、后部单层板蒙皮和底板之间焊接形成成车体框架结构,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与顶部单层板蒙皮的焊接处形成第一空腔,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单层板蒙皮左右两端边缘向下翻折后又向水平方向翻折形成凸沿,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上端末端设有向车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一圆角边,所述凸沿和第一圆角边围合成第一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围合成第一空腔的凸沿的底边与内部支撑梁支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左右两端末端设有向上延伸的倾斜边,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下端末端设有向车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二圆角边,所述倾斜边与第二圆角边围合成第二空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围合成第二空腔的倾斜边与内部支撑梁支撑连接。
本发明是通过单层板蒙皮之间所构成形成的蒙皮承载空腔与车体内部支撑梁共同形成一种内生式桁架,实现单层板结构汽车车体中外部蒙皮与内部支撑梁共同承担车体负载。
本发明能够实现单层板结构汽车车体中外部蒙皮与内部支撑梁共同承担车体负载,减少单独制作车体内部支撑/加强桁架结构,减少零件,进而达到减轻车体重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体内部支撑梁与车体侧部单层板蒙皮、车体顶部单层板蒙皮构成第一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体内部支撑梁与车体底板、车体侧部单层板蒙皮构成第二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部支撑梁、2-底板(2.1-倾斜边)、3-侧部单层板蒙皮(3.1-第一圆角边、3.2-第二圆角边)、4-顶部单层板蒙皮(4.1-凸沿)、5-后部单层板蒙皮、6-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多个内部支撑梁1,所述内部支撑梁1上连接有侧部单层板蒙皮3、顶部单层板蒙皮4和后部单层板蒙皮5,所述内部支撑梁1底部设有底板2,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3、顶部单层板蒙皮4、后部单层板蒙皮5和底板2之间焊接形成成车体框架结构,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3与顶部单层板蒙皮4的焊接处形成第一空腔6,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3与底板2之间形成第二空腔7。
如图2所示,所述顶部单层板蒙皮4左右两端边缘向下翻折后又向水平方向翻折形成凸沿4.1,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3上端末端设有向车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一圆角边3.1,所述凸沿4.1和第一圆角边3.1围合成第一空腔6。所述用于围合成第一空腔6的凸沿4.1的底边与内部支撑梁1支撑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2左右两端末端设有向上延伸的倾斜边2.1,所述侧部单层板蒙皮3下端末端设有向车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二圆角边3.2,所述倾斜边2.1与第二圆角边3.2围合成第二空腔7。所述用于围合成第二空腔7的倾斜边2.1与内部支撑梁1支撑连接。
本发明中内部支撑梁1焊接在单层板蒙皮内表面,内部支撑梁1通过与蒙皮承载第一空腔6结构和第二空腔7结构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内生式桁架,从而实现了单层板结构汽车车体中外部蒙皮与内部支撑梁共同承担车体负载,达到减轻车体重量的目的。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