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20316.9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杰;周鹏华;余地华;朱海军;王伟;熊德成;郭威;叶建;冯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钢板 混凝土 组合 剪力 结构 单侧支模 加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随着主体结构的高度不断增大,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应用越来越频繁。同时,随着标准层的增多,核心筒墙体模板多采用定型大模板。内含单层钢板外包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模板体系相当于两面单侧支模体系,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通过在钢板上焊接的套筒与钢板相连。根据目前应用实例,考虑到施工精度高、密闭性高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对拉螺杆固定系统无法多次回收利用,多为一次性使用,或墙体厚度范围内对拉螺杆为一次性使用,施工成本普遍比较高。
申请号为201020273704.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斜向剪力墙模板的组合支撑加固装置,所述系统包括钢丝绳、花篮螺栓、和斜向剪力墙内侧模板加固装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斜向剪力墙与斜向剪力墙内侧水平加固钢管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结构梁板上;所述斜向剪力墙内侧模板加固装置与斜向剪力墙内侧水平加固钢管连接;所述钢丝绳上装有花篮螺栓。该实用新型钢丝绳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其系统中其他的其他装置都不能重复利用,且不能保证连接件之间的封闭性,还会产生模板移位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场操作便利、节约工期、减小成本的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包括对拉螺杆、蝴蝶卡和垫片,还包括焊接套筒、可调节堵头、套管及变径接头;所述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通过焊接套筒与剪力墙内钢板焊接,套管一端通过变径接头与焊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可调节堵头连接,调节堵头位于模板内侧,对拉螺杆的一端穿过模板和套管与焊接套筒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垫片和蝴蝶卡,用于固定模板。
所述焊接套筒内部、套管与可调节堵头连接处的内部、可调节堵头的平直段为丝扣状。
所述对拉螺杆为通丝或两端车丝,其中与焊接套筒连接的一端为尖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现场施工便利,尤其对拉螺杆可在合模后很容易穿入固定,大大节约了工期。
2、垂直墙体模板方向可调节范围大,可以消除剪力墙中钢板制作、吊装、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施工误差等带来的影响。
3、可调节堵头的扇形设计,能够在保证密闭性能前提下,有效解决焊接套筒焊接时的定位误差和模板安装的施工误差带来的影响。
4、制作简便,可提前批量加工。
5、对拉螺杆可多次回收利用,且可限制模板向内侧移位,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径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调节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拉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焊接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纵向剖面图;
图8为蝴蝶卡顶视图图;
图9为蝴蝶卡侧视图;
图10为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垫片顶视图。
图中:1-对拉螺杆,2-焊接套筒,3-蝴蝶卡,4-垫片,5-变径接头,6-套管,7-可调节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一种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包括对拉螺杆1、蝴蝶卡3和垫片4,还包括焊接套筒2、可调节堵头7、套管6及变径接头5;所述可回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单侧支模加固系统通过焊接套筒2与剪力墙内钢板焊接,套管6一端通过变径接头5与焊接套筒2连接,另一端与可调节堵头7连接,调节堵头7位于模板内侧,对拉螺杆1的一端穿过模板和套管6与焊接套筒2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垫片4和蝴蝶卡3,用于固定模板。所述套管6为塑料套管,所述变径接头5为塑料变径接头。
所述焊接套筒2内部、套管6与可调节堵头连接处的内部、可调节堵头7的平直段为丝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广域控制保护系统
- 下一篇:基于柔性主梁的振动能量采集器拾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