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0292.7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祥;吴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净力竹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J2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4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晶竹炭基 空气 净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活性炭或竹炭在一定的时期内均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缺点是几周后即饱和。通常的做法是在太阳下晾晒,蒸发掉水份和部分有害气体,但难以解决大部分有害物的长期“滞留”,导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脱附溢出,反而成为有毒污染源,再度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快速吸附并锁定污物,赋予了活性炭等传统材料新的功能,延长吸附基材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其特征在于由活性竹炭粉、海泡石、凹凸棒土、电气石、硅藻泥、膨润土组成,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是4:1:2:1:1:1组成,所述的各成分为300纳米级。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剂优选提纯于海泡石、凹凸棒土等天然矿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孔径大小在0.23-1.30纳米之间,孔隙表面带极性和弱极性,内孔分布合理,孔径比表面积大,微孔发达,气相适应性更广泛。
所述制成的空气净化剂内部孔隙的孔径在0.23-1.30纳米之间,呈微晶体排列。
所述制成的空气净化剂内含有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直径都在0.4-0.62纳米之间,并且半数以上是极性分子。一般室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共性是分子直径在1纳米以下,呈极性分子结构。如刺激性气体甲醛、氨都是极性分子,分子直径在0.5纳米左右。而非金晶空气净化剂的纳米级孔隙和呈极性结构,极好地主动捕捉并牢固吸附这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分子。除纳米非金晶规则晶体孔隙的纳米级孔径,对纳米级气体分子产生有效强力吸附外,纳米非金晶晶格孔隙表面的电荷极性,形成对极性分子的主动捕捉和选择性吸附。而纳米米非金晶空气净化剂在50℃左右的温度就可以脱附再生,产品可以长期循环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一种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竹炭粉碎至300纳米级竹炭粉,并用蒸汽活化法制备活性竹炭;
(2)、海泡石采用沉降法和离心分离法进行提纯后,粉碎至300纳米级粉体后,用离子交换法活化;
(3)、凹凸棒土用离心选矿机离心分离得到300纳米级粉体后,用微波热活化法活化;
(4)、膨润土优选原矿蒙脱石大于80%‐的原料采用干法提纯,粉碎到300纳米级粉体后用酸活化法活化;
(5)、硅藻土粉碎到300纳米级粉体;
(6)、电气石粉碎到300纳米级粉体;
将上述的6种成分按按4:1:2:1:1:1的比例进行配比后经造粒工艺后进行筛选完成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同时适用于甲醛、苯系物、TVOC及各种臭味的吸附、催化、分解、净化。
2、受温差的变化表现较强的“呼吸”现象,大大提升了它的吸附和催化分解速度。
3、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能起到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
4、不需要暴晒,不会导致吸附饱和而脱附溢出。相反,在使用中因湿气的作用而加速催化分解。
5、本产品催化机理不同于光催化(光触媒),催化分解进程不受光环境影响。
6、产品拆封使用后有效期长达2‐3年。当催化性能衰减至无效后,可当作普通吸附剂使用。
7、该产品无毒、无刺激性。适用于家庭装修、橱柜、鞋柜、洗手间、汽车、宾馆酒店客房等场合。
综上所述,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是一项利用最新技术手段,融合了众多传统材料优秀的吸附特性,突破性地耦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催化剂和吸附粒子,使得以活性炭为主要基材的吸附体拥有良好的催化分解性能,赋予了活性炭等传统材料新的功能使命,大大延长活性炭等吸附基材的使用寿命,是一项颠覆传统、标新立异的空气净化革新材料。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非金晶竹炭基空气净化剂由活性竹炭粉、海泡石、凹凸棒土、电气石、硅藻泥、膨润土组成,各成分的重量配比是4:1:2:1:1:1组成,所述的各成分为300纳米级。该空气净化剂中各组分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竹炭粉碎至300纳米级竹炭粉,并用蒸汽活化法制备活性竹炭;
(2)、海泡石采用沉降法和离心分离法进行提纯后,粉碎至300纳米级粉体后,用离子交换法活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净力竹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净力竹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