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预紧力的排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0093.6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江屏;梁金豹;王川;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D1/395 | 分类号: | B66D1/395;B66D1/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预紧力 排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引提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预紧力的排缆器。
背景技术
绞车又称为卷扬机,是用卷筒缠绕钢丝绳以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其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绞车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无负载的工况下出现排绳易松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放绳时,由于钢丝绳的自由端没有负载,导致卷筒的放绳速度明显快于钢丝绳的下降速度,致使卷筒上的钢丝绳蓬松、散乱;在收绳时,没有重物拽拉,钢丝绳不能紧密缠绕,也可能出现乱绳的问题。当将重物固定在具有上述缠绕状态的钢丝绳的下端进行提升时,就有可能出现在某一时刻重物突然下落一段距离的问题,这样一方面缩短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无负载的工况下进行放绳和收绳时,人工拽拉钢丝绳,使钢丝绳始终处于绷劲状态。该种作业方式存在耗时耗力,劳动强度大的不足,且在作业空间受限时,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收放绳时钢丝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避免出现压绳、乱绳,从而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满足空载使用工况的自带预紧力的排缆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带预紧力的排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在两侧支架上由下向上依次平行安装有双导向螺杆、中间轴和花键轴;所述双导向螺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绞车传动系统连接;在双导向螺杆上连接有相配合的滑块,在滑块外设有滑块座;在滑块座上固装有左导向架和右导向架,两导向架的上端均与花键轴连接;所述中间轴和花键轴上分别安装有相配合的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两槽轮均被夹持在两导向架之间;所述中间轴通过两端的轴架A与两侧支架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所述花键轴上安装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与第二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花键轴上至少还固装有一个凸轮,所述排缆器还包括使凸轮与中间轴接触的弹性压紧机构。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每个轴架A的底面均固装有铜垫块,铜垫块与对应侧支架的侧面滑动接触;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上均固装有相配合的左弯板和右弯板,两弯板与对应侧支架的侧面组成滑槽,所述铜垫块插装在滑槽内,且能沿滑槽上下移动。
所述弹性压紧机构为弹性顶压机构,其为左、右两组,分别安装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上;每组弹性顶压机构均由固装在对应侧支架上的托板、设在托板上的弹性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的上端与对应侧轴架A的下端面相压紧。
所述弹性元件为气弹簧。
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在轴架A的下端或托板上端设有导向柱,所述弹簧套装在导向柱上。
所述单向传动轮采用自行车飞轮结构。
所述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的外部均设有耐磨材料层。
所述耐磨材料层为橡胶层。
所述凸轮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花键轴上靠近两端的位置。
所述中间轴穿过两导向架。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负载工作时,第一槽轮和中间轴被下压,使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分离,卷筒正常的收放绳;在空载收绳时,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保持对钢丝绳的夹紧,形成一个收绳方向上的拉力,使钢丝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在空载放绳时,凸轮始终压紧在中间轴上,凸轮每旋转一周,向下推动中间轴一次,使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形成周期性的开合,以释放了绞车卷筒处速度与槽轮处速度差所产生的拉力。因此,无论在空载收绳,还是放绳时,位于卷筒和排缆器之间的钢丝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且拉紧力趋于稳定,因此保证了钢丝绳均匀整齐的缠绕在卷筒上,避免了压绳、乱绳现象的发生,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从而满足空载使用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左侧支架;2、右侧支架;3、双导向螺杆;4、中间轴;5、花键轴;6、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8、滑块座;9、左导向架;10、右导向架;11、第一槽轮;12、第二槽轮;13、轴架A;14、单向传动轮;15、传动链;16、凸轮;17、弹性压紧机构;17-1、托板;17-2、压簧;17-3、导向柱;18、铜垫块;19、左弯板;20、右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氟磷酸锂合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HPF法脱硫废液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