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导风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9961.9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悦斌;张士勇;潘国远;林坤;党进;李焱;周春林;阮葵燕;梁滔;蒋维;姚健;岑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10 | 分类号: | F01P11/10;F01P5/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700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导风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的散热器,具体是一种可调式导风罩。
背景技术
一般安装在动力系统的散热器上的导风罩都是不可调整的。这种设计布置存在着:受空间的限制、无装配调整余量、冷却风扇和皮带维护不方便、冷却风扇叶尖与导风圈距离不一至易因震动致使发动机冷却风扇与导风圈刮擦、冷却风扇与导风圈的轴向距离不一致造成机器散热能力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导风罩,安装在动力系统的散热器上,它能有效满足机器冷却系统的散热要求,同时很好地方便于零部件的装配调整,方便于机器整机维护,换风扇或者皮带,避免冷却风扇与导风罩的刮擦,降低冷却风扇的空气紊流噪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导风罩,包括导风罩主体、导风圈、密封条、螺柱以及螺母组成,导风圈、密封条套在导风罩主体的螺柱上,然后用螺母紧固,该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系统的散热器上。
所述导风罩主体由罩体、导风座和螺柱拼焊后喷漆而成,通过螺柱和长孔调节来实现导风罩主体与导风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导风罩主体与导风圈之间可以相对运动。
所述罩体由1.5mm厚的钢板经数割、冲压、滚压和钻扩孔而成,所述导风座由1.5mm厚的钢板经剪切和滚压而成。
所述螺柱是用φ8.5mm冷拉圆钢经车加工成M8×16的螺柱。
所述导风圈由1.5mm厚的钢板经剪切、滚压、钻扩孔、焊接和喷漆而成。
所述密封条是用厚度为2mm橡胶经剪切、冲孔而成。
所述导风罩主体和导风圈的板厚均为1.5mm。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于:
该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系统的散热器上,能够引导或改变流经散热器、冷却风扇的空气流场,降低因冷却风扇转动引起的空气紊流噪声,方便动力系统装配调整,方便于机器整机维护,换风扇或者皮带,很好地保证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导风罩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导风罩的A局部剖视图。
图4为可调式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系统的散热器上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导风罩主体1、导风罩主体安装长孔2、螺柱3、密封条4、导风圈5、导风圈长孔6、螺母7、散热器8、可调式导风罩9、风扇10、皮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导风罩,包括导风罩主体1、导风圈5、密封条4、螺柱3以及螺母7组成,导风圈5、密封条4套在导风罩主体的螺柱3上,然后用螺母7紧固,该导风罩9安装在散热器8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系统的散热器8上。
所述导风罩主体由罩体、导风座和螺柱拼焊后喷漆而成,通过螺柱和长孔调节来实现导风罩主体与导风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导风罩主体与导风圈之间可以相对运动。
所述罩体由1.5mm厚的钢板经数割、冲压、滚压,并钻扩孔有导风罩主体安装长孔2而成,所述导风座由1.5mm厚的钢板经剪切和滚压而成。
所述螺柱是用φ8.5mm冷拉圆钢经车加工成M8×16的螺柱3。
所述导风圈5由1.5mm厚的钢板经剪切、滚压、钻扩孔有导风圈长孔6、焊接和喷漆而成。
所述密封条4是用厚度为2mm橡胶经剪切、冲孔而成。
所述导风罩主体和导风圈的板厚均为1.5mm。
该导风罩安装在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的动力系统的散热器上。
导风罩主体1与导风圈5之间的密封条4起到隔振作用,从而降低冷却风扇10转动引起的空气紊流噪声。拧松螺母7可以调整导风圈5逃入导风罩主体1的深度,从而能够引导或改变流经散热器8、冷却风扇10的空气流场,方便动力系统装配调整,方便于机器整机维护,换风扇10或者皮带11,很好地保证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99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