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9680.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贾郡 |
地址: | 2141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城镇 污水处理 原料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镇数量和人口快速增长,许多中心城镇或小集镇由于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的滞后发展,周围地区的水体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日渐突出。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污水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很多地区的小城镇处于水源保护区或水库、湖泊的库区,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不仅污染大片水域,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而且由于排放的氮、磷进入水体后导致藻类大量生长,直接影响到城市或周边地区城镇的饮水安全性。小城镇污水排放点分散而难以集中处理,因此,主要采用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中心城市,只能采用投资费用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工艺技术和装置,在我国,研究和开发先进合理、除污染效率高、投资和费用少的污水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污水处理剂性能稳定,絮凝反应速度快,去除率高,且处理后的水质清亮,废渣含水率低,污泥体积小,脱水性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材料:凹凸棒石黏土50-100份,水30-50份,98%浓度的硫酸2-5份,明矾20-30份,改性淀粉5-10份。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材料:凹凸棒石黏土65份,水40份,98%浓度的硫酸3份,明矾25份,改性淀粉8份。
一种利用上述的原料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凹凸棒石黏土经自然风化25-60天后晾干,含水率须小于或等于百分之十三,明矾选用晶体矾;
(2)酸化:硫酸稀释后喷洒在凹凸棒石黏土上,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堆积24-48小时;
(3)烘干:将酸化后的凹凸棒石黏土输送到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20-155摄氏度,烘干后的凹凸棒石黏土含水率小于或等于百分之五;
(4)磨粉: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凹凸棒石黏土、明矾和改性淀粉共同磨粉,细度小于等于0.074mm,包装即为成品。
制得的成品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化工、酿造、医药、造纸等行业的污水处理。
使用方法为:当污水进入沉淀池后,首先清除各种漂浮物,根据污水的情况,加入污水处理剂,用高压气泵冲翻数次,加速污水处理剂对污水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污水就会产生絮凝状悬浮物,并迅速自然沉淀,达到脱色净化污水的目的,澄清后的水即可达到排放标准,或放入另一池中,循环再次利用。污水处理剂和污水中的沉淀物,可留在沉淀池中,稍许添加部分污水处理剂,即可进入下一轮污水的处理,当沉淀池中的污泥较多时,可将污泥转入污泥池中另作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污水处理剂(1)絮凝反应速度快,去除率高,且处理后的水质清亮,废渣含水率低,污泥体积小,脱水性好;(2)性能稳定,使用的温度和PH值范围宽,使用中不受季节、区域的限制,并且便于储存盒运输;(3)采用本品时,药剂的投加机浮选或沉降设施可利用现有的处理设施,无需增建,且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方便;(4)处理后的净水和污泥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再次利用或排放,污泥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材料:凹凸棒石黏土65份,水40份,98%浓度的硫酸3份,明矾25份,改性淀粉8份。
上述的原料制备城镇污水处理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凹凸棒石黏土经自然风化25-60天后晾干,含水率须小于或等于百分之十三,明矾选用晶体矾;
(2)酸化:硫酸稀释后喷洒在凹凸棒石黏土上,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堆积24-48小时;
(3)烘干:将酸化后的凹凸棒石黏土输送到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20-155摄氏度,烘干后的凹凸棒石黏土含水率小于或等于百分之五;
(4)磨粉: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凹凸棒石黏土、明矾和改性淀粉共同磨粉,细度小于等于0.074mm,包装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9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