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球磨与低温干燥耦合法制备微米级CeO2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18291.9 | 申请日: | 2013-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梅燕;聂祚仁;甘延玲;王田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低温干燥 耦合 法制 微米 ceo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稀土粉体的湿法球磨﹠低温干燥耦合法制备微米级CeO2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铈基碳酸盐制备微米级氧化铈抛光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专利申请从属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先进稀土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0AA03A407),先进镧、铈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为国家新材料方向的主要发展开发技术之一。
为适应当前稀土材料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把握国家对稀土研发的整体发展要求,在先进镧、铈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本专利申请目的是为提高稀土铈资源的利用率、应用水平及应用价值,把握我国稀土铈领域发展方向而展开的。
稀土元素Ce,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氧化物CeO2具有独特的光、电、磁等特性,铈基稀土抛光粉的主要成分是CeO2,它是一种优良的抛光材料,因其具有高熔点、大硬度、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优异、抗腐蚀性能突出、较强的抛光性能及磨抛质量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光学玻璃、机械抛光、电子产品等高科技领域。铈基稀土抛光粉的抛光性能是由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其抛光的性能与其制备方法中的条件息息相关,因此考察在不同条件下制备铈基稀土抛光粉方法有着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湿法球磨﹠低温干燥耦合法制备微米级CeO2,提供了湿法球磨后的浆料在低温下控制干燥时间,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制备产物,最终获得微米级氧化铈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湿法球磨﹠低温干燥耦合法制备微米级CeO2的方法,其特征为:所需的温度低,需要的能源少,干燥时间控制精确,获得从原料碳酸铈到微米级产物CeO2粉体的不同条件下的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制备微米级氧化铈抛光粉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种湿法球磨与低温干燥耦合法制备微米级Ce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称取200g钢球,放入球磨罐中,然后根据球料质量比10:1~20:1的比例,称取碳酸铈粉末10-20g置于球磨罐中,再倒入50~70ml去离子水,将罐加满进行湿法球磨;设定球磨机电压为80~110V,球磨罐转速470~700r/min,球磨30min~360min;将球磨后的悬浮液浆料倒于坩埚中,放置于200℃的干燥箱内,干燥时间10min~6h;
自干燥10min起每隔10min取样一次,直到6h为止;用XRD表征分析200℃低温干燥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时发生的物相转变;
放置于200℃的干燥箱内保温40min,得到白色粉体,得到的白色产物Ce2(CO3)3·8H2O+Ce(CO3)2O·H2O的混合物;
200℃的干燥箱内保温50min,得到纯Ce(CO3)2O·H2O;
200℃的干燥箱内保温60min,得到Ce(CO3)2O·H2O+CeO2混合物;
200℃的干燥箱内保温70min,得到淡黄色的纯四价立方晶型的CeO2产物;
200℃的干燥箱内继续保温干燥80min直到360min,得到黄色粉体,黄色粉体均为纯CeO2产物。
为探究湿法球磨&低温干燥耦合法以碳酸铈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铈的方法,用XRD分析湿法球磨后的悬浮液浆料不同低温干燥条件下发生的物相转变,本发明将球磨后的浆料在200℃干燥箱内自10min起,每隔10min取样一次,用于进行物料的XRD表征。
图1-图5分别为湿法球磨后碳酸铈悬浮液浆料干燥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后所得到的XRD图谱。依据XRD图谱分析可以看出,在低温干燥条件下,物料不仅仅是脱水的过程,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物相的转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8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