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铸钢轧辊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823.7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家双;杨德明;漆瑞鸿;李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铸钢 轧辊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铸钢轧辊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采用铸造涂料是提高铸件表面质量最切实可行而又收效显著的办法,铸造涂料要取得优异的效果,首先要保证它本身的质量。关于涂料的抗粘砂机理,以往总是过分强调涂料层能防止金属渗入铸型孔隙抑止金属液与铸型界面的化学反应,以耐火骨料在浇注温度下高惰性作指导思想,认为耐火骨料的耐火度是铸造涂料抗粘砂效果的决定因素,耐火度超过浇注温度愈高越好,因此对铸钢轧辊这类大型铸件用涂料都采用价格昂贵的锆英粉、刚玉粉等来配制。对涂料中的粘结剂、悬浮剂、助剂等被单纯的看作是涂料的成型剂,他们的抗粘砂效果的作用全然被忽视了。事实上型砂和涂料中的有机物和其它受热后易分解的物质为浇注体系创造了特定的恰当的气氛,有机物受热氧化使氧快速耗尽,然后在缺氧情况下热分解,析出光亮碳层从而形成剥离层,因此铸钢涂料适当的耐火度和足够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气氛是在铸件表面产生易剥离层的必要条件。该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开发出一种价格更加低廉的涂料,并且使用该涂料还能获得与价格昂贵的锆英粉等涂料一样的铸钢轧辊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大型铸钢轧辊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铸钢轧辊表面粘砂,而采用锆英粉涂料成本又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型铸钢轧辊用涂料,该涂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酸洗石英粉100份、粘土1~2份、膨润土1~2份、红糖1.5~2.5份、水15~25份、防腐剂0.1~0.2份。
作为优选,所述防腐剂为福尔马林或苯甲酸钠。
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洗石英粉、粘土、膨润土按照上述配比称料后放入涂料混碾机内干混1~2分钟,然后加水混碾20小时后加入红糖和防腐剂混碾4小时出料待用,最后制成膏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涂料不仅能防止铸钢轧辊产生粘砂,加固砂型,防止铸型表面冲蚀使涂料层削落浮于金属液内形成夹杂,提高了轧辊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而且与锆英砂涂料相比价格低廉,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大型铸钢轧辊用涂料,该涂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酸洗石英粉100份、粘土1~2份、膨润土1~2份、红糖1.5~2.5份、水15~25份、防腐剂0.1~0.2份。
所述防腐剂为福尔马林或苯甲酸钠。
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酸洗石英粉、粘土、膨润土按照上述配比称料后放入涂料混碾机内干混1~2分钟,然后加水混碾20小时后加入红糖和防腐剂混碾4小时出料待用,最后制成膏状。
该涂料的使用方法为采用抿刀将膏状涂料刮压在型砂表面,或将膏状涂料加水稀释后涂刷在型砂表面。
实施例一
铸型在采用本涂料后,浇注规格φ1200×2800,材质为65CrNiMo的轧辊,浇注金属液重量43t,浇注温度1492℃,倾包底注、浇注速度每分钟15吨,其铸造情况如下:
采用切线内浇口旋转浇注技术,采用φ100内浇口和φ130直浇口,采用浇口杯座水量为3吨浇口杯,浇注完后型内保温130小时后开箱,轧辊表面光洁,经加工检测后符合验收标准。
实施例二
浇注规格φ1260×1310,材质为45Cr4NiMoV的轧辊,浇注液重量28t,浇注温度1490℃,浇注速度每分钟15吨,型内保温135小时后开箱,轧辊表面光洁。
该涂料现已生产辊身直径φ400~φ1450单支浇注重量3~55吨铸钢轧辊数万吨,取得了很好表面质量的轧辊,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