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7638.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李诗京;杨文东;俞尊文;熊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强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机头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机是钢铁冶金企业生产烧结矿的最重要的设备,烧结矿的产质量指标取决于通过烧结料层的风量。现有烧结机的漏风普遍较大,一般在50%-60%左右,并且随着设备的使用,漏风还会越来越严重,烧结主抽风机的能耗占烧结工序能耗的一半以上,因此很多烧结厂都把减少漏风作为增产和节能降耗的重点。
在烧结机漏风率所占的比例中,烧结机头、尾密封板漏风约占30%左右。目前主流的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与台车横梁底部、风箱侧梁均为刚性接触,理论上必须留有一定的运动空间和膨胀空间,由于密封盖板水平配置,与台车下底面平行,实际实用中还需考虑台车横梁变形、密封板上表面积料等问题,安装时密封板上表面与台车横梁底面一般都留一定间隙,以确保台车平稳通过,即便有些密封装置,最初安装时密封板与台车横梁底面接触,接触面的压力也非常有限,影响密封效果。因为如果通过增加配重或调整弹簧增加接触面压力,虽然能有效提高密封效果,但台车底部与密封板上表面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设备磨损加快,密封板受到很大的水平推力,而且台车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将密封板损坏。
目前的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普遍存在安装投产后不能随时调整台车底部与密封板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只能在检修期间将台车吊开边观察边调整,不便于生产操作和检修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
本发明包括:密封圆筒、连杆、固定轴承座、轴承钢底座、板弹簧、柔性密封材料、遮灰板、配重装置。密封圆筒安装在连杆端头上,可以绕圆筒轴线旋转;连杆以固定轴承座为支点在一定范围内旋转,通过调整连杆另一端的配重,可以调节密封圆筒与台车底面的压力,以保证密封圆筒与台车底面横梁的紧密接触;密封圆筒与风箱的之间的密封采用板弹簧形式,板弹簧固定在风箱横梁连接板上,密封材料固定在板弹簧上,板弹簧端头还设置有遮灰挡板,以减少颗粒物、粉尘落入密封面。
烧结机台车底部通常有四道梁,梁底在一个平面上,相邻两道梁之间是交错分布的筋板,筋板高度介于台车梁顶面与底面之间,理论分析,只要圆形密封筒的直径相对台车底梁的间距足够大,在台车运行过程的每一时刻,圆形密封筒至少与一道梁紧密接触,达到密封效果,这样用圆筒状的密封装置替代常规的平板式的密封装置就成为可能。该技术也可在烧结机以外的类似设备上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与现有装置相比,其显著效果在于:
1、密封装置中密封圆筒能自动跟踪台车底梁,且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整配重随时调整接触面压力,始终保证密封圆筒与台车底梁紧密接触,有效减少漏风。
2、密封装置结构简单,调整、维护方便。将目前常规使用的密封板上表面与台车底部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设备磨损变小,设备寿命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C向视图;
图3-5是本发明密封圆筒在不同位置与台车底面横梁的接触示意
图中A代表烧结机台车前进方向;图1中B代表台车9的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密封圆筒1、连杆2、固定轴承座3、轴承钢底座4、板弹簧5、柔性密封材料6、遮灰板7、配重装置8。密封圆筒1与烧结台车9底面的压力由配重装置8提供,台车9的运行推动密封圆筒1旋转,密封圆筒1的两个轴端装有滚动轴承,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个连杆2端部的轴承座内,连杆2中部支点轴安装在固定轴承座3内,支点轴轴端安装滚动或滑动轴承。轴承钢底座4固定在烧结机头部下骨架的横梁上。
图3-5是台车9运行过程中,圆形密封筒1的3个状态。本实例中台车9宽度1500mm,圆形密封筒1直径1000mm。由图3-5可看出,上述台车9与圆形密封筒1的配置,在上述有代表性的3种状态下,圆形密封筒1始终与台车9的一道梁紧密接触,实现有效密封。
密封圆筒1与风箱的之间的密封采用板弹簧形式,板弹簧固定在风箱横梁连接板上,密封材料6固定在板弹簧5上,板弹簧5端头还设置有遮灰挡板7,以减少颗粒物对密封接触面的影响2。本实例中选择石墨做为密封材料6,石墨与密封圆筒1的接触面加工为圆弧形状,如图1所示。
密封材料6对密封圆筒1的压力来自板弹簧5,板弹簧5初始安装时以密封圆筒1处于工作状态的最低点为基准调整预紧力。遮灰板7采用薄铁皮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强,未经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