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340.7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孔琳;陈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维娜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3/1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医学上把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时(空腹血糖正常值4.0-6.1mmol/L)称之为高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若高于7.8mmol/L,也可以称为高血糖。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的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为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糖尿及高脂血症,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糖虽然不是一种疾病,也不完全等同于糖尿病,但高血糖与糖尿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临床上高血糖的确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长期患高血糖还可能会损害眼睛、肾脏、血管、心脏、神经等。
目前尚缺乏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西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类药物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膳食葡萄糖调节剂等。虽然以上这些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中其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些药物对患者还具有毒副作用,如双胍类降糖药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引起乳酸中毒,发生后死亡率为50%,不宜长期服用。
在中医学上,把糖尿病归属消渴病的范畴。中医古籍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早有记述,并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消渴方,至今仍应用于临床。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由于其价格低廉、取材方便、低毒副作用以及辨证论治等特点,较之西药,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苍术25-35份、泽泻25-35份、萹蓄25-35份、附片5-15份、生黄芪55-65份、山茱萸15-25份、桂枝5-15份、车前草25-35份、丹参5-15份、荷叶1-10份。
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为:苍术30份、泽泻30份、萹蓄30份、附片10份、生黄芪60份、山茱萸20份、桂枝10份、车前草30份、丹参10份、荷叶5份。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汤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苍术30份、泽泻30份、萹蓄30份、附片10份、生黄芪60份、山茱萸20份、桂枝10份、车前草30份、丹参10份、荷叶5份。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可在汤剂中加入制剂常用辅料或载体后,制剂成型,得到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汤剂,取一副煎取中药液,每次口服120-150毫升,一日两次,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丸剂,一次一丸,一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
中医把糖尿病归属消渴病的范畴,认为消渴病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现有药物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性高,药效持续时间长,并且未在动物或哺乳动物中产生不适的副作用,尤其适用于对于胰岛素依赖型并伴有下肢浮肿的患者。
药理分析:
苍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主治:脾为湿困引起的运化失调,食欲不振,呕吐烦闷,腹胀泄泻,关节疼痛。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降血脂作用。
萹蓄: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
附片:属温里药,性味大辛、大热。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生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
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车前草: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丹参:归经:人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络,凉血消肿,除烦清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维娜,未经陈维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