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印刷机中的空气流体式送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320.X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1/00 | 分类号: | B41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1001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印刷机 中的 气流 体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行业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印刷机中的空气流体式送纸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的送纸原理是,当印刷品被送到排纸区后,通过碾压辊和排纸辊之间时,叼纸牙叼住印刷品一端,通过链条传动将印刷品送出到堆集纸台上;由于采用机械式链条传动,现阶段所有厂商机种均是印刷品,都具帖在辊表面上的设计,易产生磨擦而导致印刷品表面被排纸辊划伤现象,又称为“磨擦”现象。如不急时处理,将造成印刷品报废,即浪费能源、油墨、原材料、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印刷机中的空气流体式送纸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发生纸张的摩擦现象或污浊,导致印刷产品的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印刷机空气流体式送纸装置,包括:与印刷机金属辊同步旋转的转动轴以及固定在转动轴上并对应设置的两个送纸器,送纸器包括支撑座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入风口和出风口,入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开口面积,送纸器与转动轴旋转时使周围空气产生风压,风压经过送纸器的送风装置及表面时形成空气流体环。
优选的,送风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板、位于第一弧形板底部并倾斜设置的第二弧形板和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两侧的侧挡板。
优选的,第一弧形板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的条状凸起。
优选的,第一弧形板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的砂布。
优选的,条状凸起或所述砂布与水平方向呈45°角。
优选的,支撑座包括2个支脚,支脚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第一弧形板包括至少一个卡位。
优选的,卡位的个数为4个。
优选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板。
优选的,卡板的个数为3个。
本发明使用两个具有送风装置的送纸器构成送纸装置,两送纸器以180°相对设置在转动轴上,通过转动轴带动旋转,使周围空气产生一个“风压”,“风压”经过送纸器的送风装置及表面产生了一个“空气流体环”,利用“空气流体环”使印刷品在传送过程中不与送纸装置表面接触,保证了印刷品在传送过程中的100%的合格率和印刷品在传送过程中表面不“磨擦”及产生污浊现象,同时也减少了企业运行成本的投入,即本装置能在印刷机旋回的同时产生自然的风膜现象,使印刷品在不接触送纸辊表面的同时也可准确地将印刷品排出机外,另外,在装置的表面上贴有砂布形成的凹凸状,使其保持风膜发回作用,如凹凸部一旦被填满时,即可随时的简单清理,送纸装置的构造上,形成了易产生气压状的结构,在纸张与装置之间产生“风膜”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适用的印刷机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送纸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送纸器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送纸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送纸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
1、排纸垛;2、墨辊;3、铬辊;4、碾压辊;5、送纸装置;6、机架;7、支撑座;8-1、第一弧形板;8-2、第二弧形板;9、入风口;10、出风口;11、凸起;12、卡板;13、安装孔;14、侧挡板;15、卡位;16、纱布;17、转动轴;18、印刷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