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器具包装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7181.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好利达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48 | 分类号: | B65D85/48;B65D8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器具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剂、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
不同的产品对包装的要求也不一样,如今玻璃器具的包装往往是在包装盒内填充比较柔软的物质,一来这样填充很难使得整个包装盒内填充满,而来开箱时往往人们会将填充物弄得到处都是,尤其是泡沫,很容易使得小的泡沫屑乱飞,使得打扫起来非常的麻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该玻璃器具包装盒可以紧贴玻璃器具表面,随着不同的器具外形变幻内部形状以满足器具的要求,不用时会恢复原状,以便下次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包括:外盒纸板和内胆,所述外盒纸板与所述内胆相连接;
所述内胆包括:阻燃层、缓冲层和变形层;
所述阻燃层与所述缓冲层相连接;
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变形层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盒纸板和所述内胆相配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内设有空心气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形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海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可以紧贴玻璃器具表面,随着不同的器具外形变幻内部形状以满足器具的要求,不用时会恢复原状,以便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盒纸板;2、内胆;3、阻燃层;4、缓冲层;5、变形层;6、空心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包括:外盒纸板1和内胆2,所述外盒纸板1与所述内胆2相连接,所述外盒纸板1和所述内胆2相配合,减少所述外盒纸板1与所述内胆2间的空隙,使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颠簸而晃动。
所述内胆2包括:阻燃层3、缓冲层4和变形层,由于包装盒材料为易燃材料,所述阻燃层3很好的起到了防火措施。
所述阻燃层3与所述缓冲层4相连接,所述缓冲层4内设有空心气囊6,所述空心气囊6可以使得产品才晃动的过程中减少冲击力,起到缓震作用。
所述缓冲层4与所述变形层5相连接,所述变形层5的材料为聚氨酯海绵,聚氨酯海绵可根据器具的形状均匀分配压力,并且具有可慢回弹性能,当重物置于聚氨酯海绵之上,海绵会随着重物的形状变形,当将重物挪去后,被压位置海绵会逐渐回复原有形状。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制作时首先将外盒纸板1搭起,将需要包装的器具放在两个变形层5之间夹紧,然后将内胆2放入搭起的外盒纸板1内,运输是缓冲层4内的空心气囊6起到了缓震的作用,又由于包装盒的材料都为易燃材料,阻燃层3很好的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玻璃器具包装盒可以紧贴玻璃器具表面,随着不同的器具外形变幻内部形状以满足器具的要求,不用时会恢复原状,以便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好利达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好利达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用多功能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车载语音识别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