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6900.7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春;罗冬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复合肥料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松包机。
背景技术
结块是物料从松散状态转为团块或整体的一种性质。一般认为肥料的结块是其内部性质所引起,由粒子的接触点所形成。结块产生的机理十分复杂,目前主要有晶桥理论、毛细管吸附理论、化学作用理论和塑性形变理论。晶桥理论认为由于自身因素如物质的性质、化学组成、粒度、粒度分布及物体的几何形状等,和外界因素如湿度、温度、压力和杂质等的变化,由于物体内水分的存在,使物体表面溶解并重结晶,从而在晶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点上形成晶桥,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晶粒粘接在一起,逐渐形成巨大的团块。毛细管吸附理论认为,由于微细晶粒间毛细管吸附力的存在,使毛细管弯月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外部的饱和蒸汽压,这就为水蒸气向晶粒间的扩散造成条件;具有吸湿性的肥料在其临界相对湿度以上吸收水分,在晶体表面形成肥料的饱和溶液膜,这种溶液膜加速了毛细吸附,表面张力形成的弯月面使离子向颗粒接触处移动,导致相邻颗粒间形成交联和粘结成团块。化学作用理论则认为化肥在造粒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反应,在贮存过程中会继续反应并生成复盐,这些反应的结果将会引起重结晶和结块。塑性形变理论认为肥料结块均伴随着形变,而这种形变会由于受压而加剧,未经彻底冷却的化肥残余热从颗粒中心向外转移,这时若化肥颗粒受到挤压就可导致形变,进而结块。结块主要由下述原因引起:(1)产品含水量水分愈高,颗粒间的盐溶解与结晶过程愈易进行,愈容易结块。(2)包装温度包装温度高,产品内部水分没能充分释放,易结块;产品温度低,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也易结块。(3)贮存压力肥料颗粒在重压下,颗粒接触更紧密,粒子变形,接触面增大,从而引起结块。(4)储存时间肥料产品在包装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发生一定反应,如吸湿、溶解、再结晶,盐类之间的复分解等,这一过程持续时间很长,所以储存时间愈久,结块愈严重。(5) 颗粒的形状颗粒小及形状不规则、多棱角,比表面积大更容易结块。(6)颗粒的均匀度和硬度颗粒不均匀,则接触面积增大;硬度低,则易压碎,导致接触面积增大,易结块。(7)颗粒内的杂质组成及含量不同的杂质组成会影响盐类结晶程度及结晶颗粒大小,从而影响结块程度。
在肥料生产中除注意克服上述影响因素外,向肥料中添加防结块剂是一种减轻结块的办法。目前常用的防结块剂有惰性粉末、无机盐、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剂。每吨处理成本高达15-30元,虽然加入高昂的费用,也难易完全解决。经常会出现产品结块,而结块的产品需返工,造成成本上升,或人工松包,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损坏外包装袋,节省劳动力,节省成本的松包机。
一种松包机,包括传动装置、辊轧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辊轧装置相互连接且均固定于机架;
所述辊轧装置包括均连接有数个辊压体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一端具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辊轮一端具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平行固定于机架使得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咬合,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齿的圆心距大于第一辊轮半径、第二辊轮半径、第一辊轮辊压体辊面高度及第二辊轮辊压体辊面高度的总和,使得第一辊轮辊压体、第二辊轮辊压体之间具有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与第一辊轮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辊轧装置包括连轴器,所述减速机通过连轴器连接于所述第一辊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辊压体为扎杆,所述扎杆为圆柱体,所述扎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的长度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辊轮的半径尺寸与第二辊轮的半径尺寸一致,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半径尺寸与第二传动齿轮的半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半径尺寸大于第一辊轮半径尺寸与扎杆的直径尺寸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与齿根圆半径之差、第二传动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与齿根圆半径之差为60mm或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辊轮两侧轴承座的螺栓孔均为长条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均设有数个轧杆支承圈,所述轧杆支承圈均匀第一辊轮、第二辊轮,所述轧杆连接于所述轧杆支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轧杆为无缝钢管,其长度与所述第一辊轮长度、第二辊轮长度一致,所述轧杆均匀分布于所述轧杆支承圈,且所述第一辊轮轧杆、第二辊轮轧杆相互错位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轧杆外设有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