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低温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6798.0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学;韩蕾蕾;袁鹏举;谷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C7/072;C21C5/28;B2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型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耐低温H型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C:0.05~0.11%、Si:0.25~0.50%、Mn:1.40~1.60%、P≤0.020%、S≤0.010%、Nb:0.025~0.035%、Ti:0.015~0.030%、Alt:0.015~0.03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H型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C:0.07~0.10%、Si:0.35~0.45%、Mn:1.45~1.55%、P≤0.015%、S≤0.008%、Nb:0.025~0.035%、Ti:0.015~0.030%、Alt:0.015~0.03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低温H型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水预脱硫步骤、转炉冶炼步骤、LF精炼步骤、方坯连铸机连铸步骤以及轧制步骤,其中:
在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出钢时进行硅锰合金化以及铌、铝复合微合金化,使钢水中Nb的质量百分比为0.025~0.035%、Alt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0.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随钢流加入全预融合成渣1-2kg·t-1钢,所述硅锰合金化是在出钢1/4时开始进行的,所述铌、铝复合微合金化是在出钢1/3时进行的,所述复合微合金化时所使用的合金是铌铁合金以及铝锰铁合金;优选地,所述全预融合成渣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SiO2:0~3%,CaO:48~58%,Al2O3:42~50%,TFe: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在钢包底部预先加入1.5-2kg·t-1钢的全预熔合成渣,钢水出钢时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出钢后钢包顶部加入0.8~1kg·t-1钢的炉渣改质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预融合成渣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SiO2:0~3%,CaO:48~58%,Al2O3:42~50%,TFe:0~3%;所述脱氧剂在钢水出钢四分之一时至钢水出钢至三分之一时加入,所述脱氧剂为铝锰铁合金;所述炉渣改质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SiO2:0~5%,CaO:30~45%,MgO:0~3.2%,Al2O3:20~28%,Al:30-3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F精炼步骤中,钢水中[O]≤30ppm时按0.7~1.4kg·t-1钢用量喂入钛线增钛;精炼软吹之前根据钢水中Alt含量的要求按0.4~0.75kg·t-1钢用量喂入铝线并大氩气量搅拌2~3min;喂完铝线后根据钢水中Alt含量的要求按0.5~1kg·t-1钢用量喂入钙线;优选地,钛线按重量百分由以下成分构成:C:0~5%,SiO2:0~5%,P:0~0.10%,S:0~0.040%,Ti:30~38%,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铝线中铝的质量百分比含量≥95%;所述钙线中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9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坯连铸机连铸步骤中,中间包烘烤温度为1100℃,结晶器对弧,使用浸入式水口全保护浇注;其中,二冷采用弱冷,结晶器采用非正弦振动,中间包采用无碳碱性覆盖剂,覆盖剂加入量为1~1.5kg·t-1钢;该钢种液相线温度为1519.3℃,中间包过热度按20~30℃控制,中间包第一炉温度控制在1540~1560℃,连浇炉次控制在1530~1545℃,铸坯规格为(275~320)×(375~410)mm,拉速为0.60~0.95m·mi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7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