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6646.0 | 申请日: | 2013-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祥;刁宏明;王赵兰;董吟梅;张组经;崇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抗干扰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每根导线外设有内绝缘层,并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而每根导线又是由多根芯线绞合而成。电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要求其具有抗弯曲性和抗拉伸性,例如,在自动控制领域,电缆由于随部件摇动,经常会出现弯折的现象;而当电缆被弯折或被拉伸时,导致芯线之间距离减少或增加而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引起的信号或电流传输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以减少电磁场变化引起的信号或电流传输干扰。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多组芯线,每组芯线包括内芯线和外芯线,外芯线为中空结构,外芯线套在内芯线外,内芯线与外芯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在外芯线外设有第二绝缘层,在第二绝缘层外设有铠装层;在多组芯线之外设有外管,在外管内多组芯线之间的空余部分填充有缓冲材料。
优选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绝层或聚氨酯弹性层。
优选地,铠装层为钢带铠装、细钢丝铠装或粗钢丝铠装。
优选地,缓冲材料为石棉。
优选地,在外管外设有防水层。
本发明中,芯线采用内外套设式,使两根导线之间距离不会由于弯折变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弯折导致芯线之间距离减少或增加而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引起的信号或电流传输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截面图。
附图标记:
1,内芯线;2,外芯线;3,第一绝缘层;4,第二绝缘层;5,铠装层;6,外管;7,缓冲材料;8,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内外芯线抗干扰控制电缆,包括多组芯线,每组芯线包括内芯线1和外芯线2,外芯线2为中空结构,外芯线2套设在内芯线1外,内芯线1与外芯线2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3;第二绝缘层4套设于外芯线2外,第二绝缘层4为聚氯乙烯绝层或聚氨酯弹性层;铠装层5套设在第二绝缘层4外,铠装层5为一层金属保护层,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提高防侵蚀能力,避免芯线在运输和安装时受到损坏,铠装层5可以为钢带铠装、细钢丝铠装或粗钢丝铠装;在多组芯线之外设有外管6,在外管6内多组芯线之间的空余部分填充有缓冲材料7,缓冲材料7为石棉材料等。
本发明实施例2中,在所述外管2外设有防水层8,如图2所示,避免环境中的水从外壁进入电缆芯线而产生腐蚀。
本发明实施例3中,多组具有第二绝缘层4的芯线可以绞合成型后再套设铠装层,提高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4中,多组具有第二绝缘层4的芯线设铠装层后再绞合成型,提高强度。
本发明中,芯线采用内外套设置,使两根导线之间距离不会由于弯折变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弯折导致芯线之间距离减少或增加而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引起的信号或电流传输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