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射速度获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6220.5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新;杨海申;郭敏;赵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射 速度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射速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折射静校正方法是当前解决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的主要方法,而折射静校正计算过程中忽略客观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折射速度计算效率是影响静校正计算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折射静校正计算效率,提高折射速度计算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折射速度需要地震波的初至时间,初至指地震记录道开始接收地震波的时间,即起跳时间,拾取初至时间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很常用,尤其是静校正计算,需要以初至数据作为基础。初至拾取是采用某种算法,根据地震波形找出起跳点的位置,分为自动拾取和交互拾取。目前拾取的算法很多,有能量法、相关法、速度追踪法、神经网络法等。对于质量比较好的地震资料,初至前的干扰很弱,自动拾取的初至就能满足要求。但对于质量比较差的资料,初至前干扰强,甚至干扰完全掩盖初至的形态,自动拾取准确的初至位置往往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人工交互的方式拾取初至位置。初至拾取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折射速度的精度。
在折射静校正中初至波是按照折射波进行处理的。折射速度计算是选择合适炮检距范围内的初至信息,通过拟合算法或互换算法进行计算的。拟合法是在CMP域或共炮域内,在炮检距~时间坐标系中,用直线拟合初至,直线斜率的倒数就是折射波的速度值。拟合初至得到折射速度,具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但是计算得到的折射速度精度不够,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不采用拟合法。
常规方法是利用任意两炮点共用的检波点计算折射速度,其计算量巨大,计算效率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折射速度获取方法及装置,通过网格查找炮点提高了数据查找效率,进而提高了计算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宽度折射速度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任意选取一接收线Li,并在所述接收线Li上选取第一接收点和第二接收点,并获取所述第一接收点对应地第一炮点,所述第二接收点对应地第二炮点;其中,所述第一接收点所在网格的网格索引为k,所述接收线Li均为所述第一炮点和所述第二炮点的接收排列;所述第一炮点和所述第一接收点之间的中点为第一中点,所述第二炮点和所述第二接收点之间的中点为第二中点,i为接收线的线号Li的线号索引,i=1、2、3……n,k=1、2、3……m,n和m均为正整数;
获取第一炮点和第二炮点之间在所述接收线Li上的共用接收点,计算出折射速度,并将所述折射速度置于所述第一中点和所述第二中点之间的中点所在网格上;
在所述接收线Li上获取网格索引为k=k+1的网格内的接收点,且网格索引满足k<m条件,按照上述方式沿着所述接收线Li计算折射速度;线号索引为i=i+1,且线号索引满足i<n条件,按照上述方式沿着的接收线Li计算折射速度,最终获取每个网格纵向/横向折射速度;
对每个网格纵向折射速度和横向折射速度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网格的折射速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点位于所述接收线Li上沿接收点点号增加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点的距离在(Xmin+Xmax)*0.8~(Xmin+Xmax)*1.2之间;其中,Xmax为初至的最大炮检距,Xmin为最小炮检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炮点通过炮点的网格号信息查找与所述第一接收点距离最近的炮点获取。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炮点通过炮点的网格号信息查找与所述第二接收点距离最近的炮点获取。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速度通过互换算法获取。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最大炮检距Xmax和所述最小炮检距Xmin均利用折射分层法选择初至的炮检距范围确定。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网格的折射速度通过对每个网格纵向折射速度和横向折射速度内插平均得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限宽度折射速度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