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4317.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培余;戴利成;黄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70;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黄芳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5n1 禽流感 病毒 ns1 蛋白 克隆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及动物免疫学领域,尤其涉及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该病毒感染的病禽/死禽或暴露在被H5N1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发生H5N1亚型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3年下半年,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家禽和野生禽类的H5N1病毒感染,其中有14个国家出现人禽流感病例。截至2008年4月30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的全球确诊病例共378例,其中23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高达63%。我国大陆H5N1型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呈高度散发,从2005年4月底确诊第1例人禽流感病例以来,现已确诊30例,其中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6.7%。到目前为止,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过1.5亿只禽类被扑杀,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美元。H5N1型禽流感已经在15个亚洲和欧洲国家与地区传播,虽然目前未出现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流行的现象,但根据WHO的估计,目前H5N1禽流感仍在一些国家的禽类中流行,且流行区在不断扩大。因此,有迹象表明,H5N1型禽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只是时间问题。
H5N1病毒的基因组由8个分节段的负链RNA组成,编码9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non-structora1 protein 1,NS1;non-structora1 protein 2,NS2)。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划分病毒类型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结构蛋白在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细胞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然而来自圣犹大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分析比对了2196个包括流感基因和169个全基因组序列(包括了人类和猪流感病毒,这是迄今包括病毒种类最多、最广泛的流感全基因组对照分析)之后,发现除了编码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基因发生变异外,编码NS1蛋白质的基因也频繁变异。在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中,编码这三种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变异最大,这表明它们决定了病毒的致病性。
NS基因是H5N1基因组中最小的基因节段,全序列为890个核苷酸,有两个编码区,分别编码NS1和NS2两种蛋白质。第1个编码区编码含202~237个氨基酸残基的NS1蛋白,在不同病毒株系间有差异;第2个编码区编码含121个氨基酸残基的NS2蛋白,其5′端有56个核苷酸与NS1相同,整个mRNA包含一个中断的含473个核苷酸的区域。NS1蛋白含有2个核定位区,其中34位~38位氨基酸残基处的信号区非常保守,在所有A型和B型流感病毒中都相同,其氨基酸排列顺序为-Asp-Arg-Leu-Arg-Arg-。第2个信号区在203位~230位氨基酸残基处,在大多数A型流感病毒中都有这一序列。有研究表明,NS1基因核苷酸替代大致是保守的,即使突变也是不连续的。早期研究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仅存在于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而不出现在流感病毒粒子内,所以称为非结构蛋白(NS)。NS1在感染的早期就被大量合成并很快转移至核内,调节病毒RNA的合成、Pre mRNA的剪切、运输及mRNA的翻译过程;NS2主要在胞浆内,在感染的后期才会合成,与M1蛋白密切作用,将RNP由细胞核输送到细胞浆,在病毒的复制周期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NS2蛋白在成熟的病毒粒子中少量存在,所以NS1蛋白是流感病毒唯一的非结构蛋白。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而NS1 蛋白只在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才生成, 表明其可能在破坏被感染细胞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能与多个细胞内受体结合,破坏细胞内的关键信号传导通道,致使宿主细胞死亡。
虽然对于流感病毒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流感病毒的致病致死机理还不很清楚。比较赞同的观点是:流感病毒通过其表面的HA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部快速复制,从而导致了宿主细胞凋亡,进而器官衰竭,最后导致宿主死亡。不过近年来研究发现,即使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有效抑制了流感病毒的复制后,宿主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这就提示流感病毒的致病致死机理可能还有其他尚未发现的途径。目前,NS1被证实能够协助H5N1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作用,NS1作为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拮抗物,可以调节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在病毒复制、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流感病毒一个主要的毒力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4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固定水带连接用连通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蜡梭抱紧簧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