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胺化合物的富马酸盐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3865.3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锐;孟庆义;李新路;张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A61K31/45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2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化合物 富马酸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胺化合物的富马酸盐,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与医药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参与正常细胞的调节、信号传递和发育,也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密切相关,因此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对于抑制和治疗肿瘤有着积极的作用。酪氨酸激酶家族具有多个亚型,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亚型(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亚型(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亚型(PD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等,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细胞(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恶性胶质瘤等)中存在ALK激酶的异常激活和表达。
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XALKORITM)是美国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口服抑制剂,2011年8月首次在美国上市(Nat.Rev.Drug Discov.10,895-896,2011)。该药临床主要用于间变性淋巴瘤(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克里唑替尼的化学结构如式(Ⅰ)所示:
CN102850328A公开了化学结构如式(Ⅱ)所示的一种吡啶胺化合物,其为Crizotinib的类似物,对ALK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除了治疗效力外,作为治疗剂的药物在加工、制造、储存时的稳定性、吸湿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等都对药物研发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I)化合物的富马酸盐,其结构如式(III)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式(II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I)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控制温度为0~80℃,在搅拌下加入配置好的富马酸的乙醇溶液,0.5~2小时后,反应液析出固体,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式(III)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加入的富马酸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5: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加入的富马酸的乙醇溶液浓度为1.0mol/L~2.0mol/L,优选1.0mol/L~1.5mol/L。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在0~50℃下进行;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反应进一步优选在20~50℃下进行。
可以不同的无机酸或有机酸替换富马酸,采用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法制备得到式(II)化合物的不同的酸加成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式(III)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固体载体可包括调味剂、润滑剂、增溶剂、悬浮剂、填充剂、粘合剂、片剂崩解剂或胶囊化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合适的固体载体例如包括:硬脂酸镁、滑石、蔗糖、乳糖、糊精、淀粉、明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液体载体用于制备溶液、悬浮液、乳液、糖浆等组合物。对 于口服和非肠道给药的合适的液体载体包括水、醇类、油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II)化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式(III)化合物可单独地或与其他药物联用,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所述的肿瘤可以是肺癌,优选ALK阳性的原发性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式(II)化合物的制备
A.N-乙酰基-5-溴-3-[(1R)-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吡啶胺的制备
将500mg5-溴-3-[(1R)-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2-吡啶胺溶于15mL二氯甲烷中,冷却至0℃,加入1mL三乙胺继续搅拌5分钟后,滴加1.1当量的乙酰氯后,升温至室温反应5小时。加入水终止反应,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粗产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4柱层析,得到黄白色固体400mg,收率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