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3854.5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迟涛;崔立军;徐国胜;谭积明;李世文;张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9/24 | 分类号: | B23B2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车床 分度 钻孔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辅助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
背景技术
经济型数控车床在钻孔加工时,涉及到的刃具通常包括中心钻、钻头、铰刀、铣刀、丝锥等,加工工序多,加工过程中需要频繁往复拉拽尾座,会影响加工效率,费时、费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控车床在孔加工过程中,只有尾座能够较好地保证加工的孔与工件轴线重合。目前市面上的多工序钻夹工具,其转换、分度原理也各不相同,但均存在价格昂贵、体积较大的弊端。
现有的专利基本上针对经济型车床的工具都是安装在机床尾座上,虽然更换刀具同样也是分度实现,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但不能与其他工序混用,例如加工外圆时,使用外圆车刀车削,刀具在刀架上安装,如果需要加工孔,就必须将机床程序停下来,手动推拉尾座实现,虽然实现了刀具的快速更换,但手动程度还是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上的分度钻孔夹头。该工具能够实现120度变换,可以一次安装、找正后同时安装三种孔加工刀具,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轻松更换,省时、省力,弥补了经济型数控车床孔加工效率较低的缺陷,如果配合在刀架的不同刀位同时安装多个此工具,刀具数量便成倍增加。另外,三个刀具的安装位置,可以在加工前任意挑选一个定位孔安装找正用的表杆及表座,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找到工件轴线,操作简单,精度可靠,省去了慢慢调试的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包括固定套、转向套、芯轴、浮动定位旋母和刀座,固定套与芯轴的后端螺纹连接,转向套与芯轴配合,芯轴前端通过浮动定位旋母锁紧后,转向套可以在芯轴上前后移动,转向套的前端为锥面,在锥面上均匀设置有两个或三个连接孔,所述固定套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固定套的轴线重合,且在固定套上设置有刀座插入孔。
所述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还包括表杆连接轴、表架和连接杆,表杆连接轴可插入转向套上的连接孔内,所述表架固定在表杆连接轴上,连接杆的前、后端均带有螺纹,后端可旋入刀座的端面,前端可旋入固定套的末端面。
首先,利用转向套旋转功能找正,在转向套的刀具连接孔内安装表杆连接轴、表架和百分表,手动旋转转向套并与工件进行接触比对,经过简单操作移动机床,便能够实现百分表的旋转轴与工件轴线重合。
加工时,将固定套插入刀座前端的轴内,转向套的三个连接孔中可以分别安装安装钻夹头,加工时需要哪种刃具,调整转向套角度后锁紧,即可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实现快速找正,更换刀具时仅需要将程序暂停,手动更换刀具,然后继续进行自动加工。省去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利用机床刀架自动钻孔。另外还可以结合加工工艺与外圆等零件特征同时进行加工,加工效率提高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在找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找正状态的工件简图。
图4为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加工状态的工件简图。
图7为固定套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C-C向剖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转向套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D-D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
图中:1—固定套;2—转向套;3—芯轴;4—浮动定位旋母;5—刀座;6—表杆连接轴;7—表架;8—连接杆;9—销钉;10—螺母;11—车床刀架;12—卡盘;13—工件;14—转向定位销孔;15—定位销;16—刀座连接销;17—锥柄;18—钻夹头;19—咬合齿;20—内咬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7至13所示,数控车床分度钻孔夹头,包括固定套1、转向套2、芯轴3、浮动定位旋母4和刀座5,固定套1与芯轴3的后端螺纹连接,转向套2与芯轴3配合,芯轴3前端通过浮动定位旋母4锁紧后,转向套2可以在芯轴3上前后移动,转向套2的前端为锥面,在锥面上均匀设置有两个或三个连接孔,所述固定套1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固定套1的轴线重合,且在固定套1上设置有刀座插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
- 下一篇:色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