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聚类分析的行人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3651.6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游峰;李福樑;张荣辉;王海玮;温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聚类分析 行人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聚类分析的行人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机器视觉的行人检测由于其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成为当前机器视觉和智能车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其核心是利用安装在运动车辆上的检测装置检测行人,从而估计出潜在的危险以便采取策略保护行人。行人检测系统作为保障汽车、行人安全的一种主动安全手段,已成为产业界和研究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具有提高驾驶安全性、保障行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行人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另一种是基于激光的行人检测。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照变化、雾天等,因此这种检测方式的鲁棒性和实时性较差。基于激光的行人检测,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较小,通用性强,其难点在于激光数据的处理。
目前,对激光数据的处理主要通过空间数据聚类方法把激光云点数据分割成有意义的子集。常见的聚类方法主要有:基于划分的方法,如K-means算法、K-medoid算法等;基于层次的方法,如BIRCH算法、CURE算法等;基于密度的方法等。其中最为常用的主要有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对激光云点数据进行聚类的,即需要事先设定类别的个数。K-means算法在行人检测系统中,需事先选取k个点作为行人目标的初始聚类中心,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个激光云点样本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把样本归到离它最近的那个聚类中心所在的类,然后进入到后续的迭代过程。需要一定的先验知识,即必须预先设定子集的数量,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实际交通道路环境,严重影响着行人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与鲁棒性。且激光检测器随车辆一起运动,进一步增加了行人检测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聚类分析的行人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及鲁棒性强的基于自适应聚类分析的行人检测方法,该方法无需事先确定初始聚类中心,依据激光云点数据无监督、自适应的将激光云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自适应聚类分析的行人检测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激光测距仪和微机部分;激光测距仪:用于发出激光束,并获取经障碍物反射后的激光信号,形成激光云点数据;所述微机部分包括:
激光扫描器模块,用于建立激光云点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的控制激光云点数据的采集,形成激光云点数据报文;
激光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激光云点数据报文的解析,激光云点数据坐标转换和剔除冗余激光云点数据;
行人检测模块,用于使用自适应聚类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激光云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完成所有激光云点数据的分类、聚类中心的计算以及标示;
行人甄别模块,用于寻找各个聚类的左右边界,统计出各聚类的宽度距离,从而甄别出行人目标。
优选的,激光测距仪安装于车辆前方正中央,垂直地面距地距离约50cm。
优选的,所述激光测距仪扫描角度为0~180度,扫描频率为25Hz,角度分辨率为0.25度。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自适应聚类分析的行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前方障碍物的激光云点数据,并且形成激光云点数据报文,然后将激光云点数据报文存入缓存区;
(2)对存入缓存区的激光云点数据报文进行预处理,解析出激光云点数据报文中的激光云点数据,对激光云点数据的坐标进行转换,并剔除冗余数据;
(3)采用自适应聚类算法对步骤(2)预处理后所保留的激光云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3-1)逐点扫描选取不为零的激光云点数据,利用第一个不为零的激光云点数据建立第一个聚类class_1,并将该激光云点作为第一个聚类class_1的聚类中心;
(3-2)设定一个阈值,并依次计算每个不为零的激光云点数据与已存在的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寻找与该激光云点欧式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及该聚类中心对应的聚类;然后比较最近欧式距离值与阈值的大小:
若最近欧式距离值大于阈值,则利用该激光云点建立一个新聚类,并将该激光点作为新聚类的聚类中心;
若最近欧式距离值小于阈值,则先将该激光云点归类到与此欧式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对应的聚类中,然后根据该聚类中的所有激光云点数据来更新该聚类中心;
(3-3)重复上述(3-2)步骤,直到完成所有激光云点的分类,以及所有聚类中心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轴磨削装置以及工艺
- 下一篇:基于图像分析的车辆遮阳板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