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3466.7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耿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68 | 分类号: | A61K36/68;A61P13/04;A61K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石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肤结石、尿道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含钙结石是肾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类型,占全部泌尿系结石的70%~80%。
近年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和腔内泌尿外科等发展,肾结石的治疗已取得较大的进步,但肾结石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因此重视并加强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积极治疗肾结石的同时,如何降低产生结石的高危因素,预防结石复发,显得同样重要。泌尿系结石的病因非常复杂,它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全身性新陈代谢紊乱及泌尿系统本身的疾患有关。目前对泌尿系统本身的局部因素的了解已基本清楚,但对全身性新陈代谢紊乱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关系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目前有多种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各种内腔镜取石或碎石术可供我们选择,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只有少数病人还需要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但肾结石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泌尿外科医生,从中医角度讲,其治只能治标,难以达到治本的目的,而且肾结石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损伤肾脏、术后发烧、伤口感染、败血症、术后出血等。而中医药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念,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明中医药在治疗石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在治疗肾结石具有疗效明显、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弥补了手术、体外碎石对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效果差或无效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石效果好、成本低廉的排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云苓10~20、白术5~15、川朴10~20、杜仲10~20、石苇5~15、瞿麦5~15、车前子10~20、滑石10~20、冬葵子5~15、木通5~15、茯苓5~15、桑白皮5~15、甘草5~10、穿破石5~15。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云苓15、白术10、川朴15、杜仲15、石苇10、瞿麦10、车前子15、滑石15、冬葵子10、木通10、茯苓10、桑白皮10、甘草8、穿破石10。
上述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煎煮方法制得汤剂后直接服用,也可按配方重量份数取各中药原料加水煎熬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1.2((含水量为50%)的软材,加入1~4倍赋形剂,再干燥粉碎后装入空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配方合理、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配方中使用的中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减少了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避免了住院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降低治疗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为:云苓15、白术10、川朴15、杜仲15、石苇10、瞿麦10、车前子15、滑石15、冬葵子10、木通10、茯苓10、桑白皮10、甘草8、穿破石10。
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重量取各中药原料加水煎熬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后浓缩成相对密度1.2的软材,加入3倍赋形剂(糊精和蔗糖,重量比为1:2),再干燥粉碎后装3号空胶囊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0.3克/粒),服用方法为一日3次,每次3粒。或按上述重量取各中药原料加水煎后得药液约30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
实施例2
配方为:云苓20、白术15、川朴20、杜仲20、石苇15、瞿麦15、车前子20、滑石20、冬葵子15、木通5、茯苓15、桑白皮15、甘草10、穿破石15。
实施例3
配方为:云苓10、白术5、川朴10、杜仲10、石苇5、瞿麦5、车前子10、滑石10、冬葵子5、木通15、茯苓5、桑白皮5、甘草5、穿破石5。
典型病例1:王先生,46岁,1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右腰部绞痛,数小时后自行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B超检查发现右侧肾结石,给予药物排石治疗后症状缓解,后约1个月发作一次,复查B超示右侧肾结石(4mm×4mm),服用本发明胶囊剂,一日3次,每次4粒,并嘱每日饮水2000ml并多做跳跃运动,30天后复查B超显示左侧肾结石消失。
典型病例2:刘先生,42岁,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阵发性疼痛,时疼痛剧烈并出现血尿,B超检查显示右肾窦分离,内可见大小约5mm×5mm强回声团伴声影,给予解痉、止痛对症治疗,服用本发明胶囊剂,一日3次,每次4粒,并嘱每日饮水2000ml并多做跳跃运动,30天后复查B超显示右侧肾结石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