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线缆伸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3442.1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沈超;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G1/66 | 分类号: | B64G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线 缆伸杆 装置 | ||
1.一种软线缆伸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载荷舱地板(3)、若干子软线缆伸杆(2)和同步释放及缠绕单元(1);
所述同步释放及缠绕单元(1)位于载荷舱地板(3)的中部,且所有子软线缆伸杆(2)围绕同步释放及缠绕单元(1)沿载荷舱地板(3)的径向伸展;
所述同步释放及缠绕单元(1)进一步包含:线缆同步部分(32)和软线缆缠绕部分(9);
所述软线缆缠绕部分(9)包含若干缠绕单元,且缠绕单元的数量与子软线缆伸杆(2)的数目相等,所述缠绕单元用于缠绕子软线缆伸杆(2)释放的软线缆;所述线缆同步部分(32),用于控制各个子软线缆伸杆(2)同步及等长释放缠绕在软线缆缠绕部分(9)上的软线缆;
所述软线缆缠绕部分(9)进一步包含:缠绕轴支架(10)、线缆缠绕轴(23)及线缆卷中心轴(33);
所述缠绕轴支架(10)用于固定线缆缠绕轴(23)的两端,所述线缆卷中心轴(33)是所有线缆缠绕轴(23)的中心轴;所述线缆卷中心轴(33)固定不转动;所述线缆缠绕轴(23)是由若干个独立的缠绕线轴或缠绕单元组成,且每个缠绕单元与一个子软线缆伸杆(2)对应,即每个子软线缆伸杆(2)上的待伸展的软线缆缠绕于一个缠绕单元上;
所述线缆同步部分(32)进一步包含:若干线缆压线轮对(20)、控制电机(18)、减速箱(12)、一对压线轮对同步啮合齿轮(39);
所述线缆压线轮对(20)为两个相邻的压线滚轮,该相邻的两个压线滚轮通过各自的中心花键孔分别套设在第一中心轴(37)和第二中心轴(38)的中段相应部位的花键轴上,第一中心轴(37)和第二中心轴(38)平行固定于两个安装支架(21)之间;每根软线缆穿过所对应的两个轮缘相对的压线滚轮的轮缘凹槽之间形成的孔形缝隙;
所述控制电机(18)、减速箱(12)及第一中心轴(37)均是靠直接机械联接传递动力的,与控制电机(18)固定为一体的减速箱(12)的输出轴端部与第一中心轴(37)端部用同轴线连轴器联接;
所述左右两个安装支架(21)中的一个在其支架壳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且等齿数的压线轮对同步啮合齿轮(39),这对压线轮对同步啮合齿轮(39)分别套设并固定于第一中心轴(37)上及第二中心轴(38)端部;
所述线缆压线轮对的数量与子软线缆伸杆(2)的数量相同,所有线缆压线轮对设于第一中心轴(37)和第二中心轴(38)的中段部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线缆伸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压线轮对(20)中的所有压线轮均具有环绕轮缘的环形凹槽(41),相邻线缆压线轮对(20)的环形凹槽(41)在两个轮缘相对处形成一个“孔洞”,该孔洞用于挤压穿过它的直径相当的软线缆,即转动的任一对线缆压线轮对(20)使经过于轮缘踏面环形凹槽之间形成的“孔洞”中的软线缆均被紧压并被无滑动地、同步或同时间段内等长度地引出到下一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线缆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软线缆伸杆(2)包含布放于载荷舱地板(3)的径向部分,所述径向部分位置依次设置球体起点保持器(13)及端部球体(15);
所述球体起点保持器(13)固定于基底座(17)上,球体起点保持器(13)的闸门(14)能够在释放电机(19)的控制下打开,释放端部球体(15),所述的端部球体(15)靠载荷舱地板(3)自旋运动提供的自旋离心力拉伸并展开整根软线缆(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线缆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线缆压线轮对(20)的软线缆(6)位于一个线缆护管(11)中,该线缆护管(11)用于屏蔽外界对软线缆的挤压或磕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线缆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轴装置(9)与其下部的线缆同步装置(32)及线缆限制器(16)均装设在一个L型支架(7)上,其中线缆限制器(16)由可调节螺栓(24)固定在L型支架(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线缆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轴装置(9)的侧翼还设有一个用于转接导出所感应电路信号的信号多路转接器(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线缆伸杆,其特征在于,绕制于线缆缠绕轴(23)上缠绕线缆卷(8)的最外层上设置有一个线缆防松压簧片(35);所述防松压簧片(35)紧压在软线缆卷(8)上,防松压簧片(35)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横截面上成C字型卷曲状,C字型的线缆防松压簧片(35)的一端固定在连结两端缠绕轴支架(10)的连接杆(34)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弹性方式紧压在的缠绕线缆卷(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4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