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测量仪器中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3403.1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锐;刘丹;陈安军;赵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测量 仪器 自定义 测试 功能 序列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微波测量仪器中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线生产的器件或设备需要通用测试设备来测试其某些指标,以检查是否满足质量标准。通用测试仪器需要用户一项一项的操作点击才能完成测试,对于这类生产来讲,测试效率影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目前通用测试仪器大都需要专门的编程设计人员来完成个性化的测试工作,因此大规模的生产线,大都通过购买通用测试仪器和计算机,通过仪器的程控命令搭建专门系统来实现定制化的测试工作。但定制系统成本比较高,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对于科研调试人员来说,可能需要频繁的测试和调试某些模块指标,对模块的重复测试,每次需要操作点击仪器很多次。
现有技术的缺点:利用通用微波测试仪器搭建系统需要外控计算机,体积大,成本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仪器越来越朝着小型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同时搭建系统,需要用户具备系统搭建能力和系统软件的编程能力。另外系统软件不便于共享,不利于仪器应用层的开发。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测量仪器中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波测量仪器中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建立自定义文件;
步骤S102:判断对应命令文件是否存在,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03;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111;
步骤S103:从命令文件中读入一行;
步骤S104:判断是否为文件结尾,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07;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105;
步骤S105:判断是否为预定义的关键字,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10;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106;
步骤S106:将该行命令加预设字符发送到仪器内部的程控命令解释器后,进入步骤S108;
步骤S107:退出线程;
步骤S108:判断该条命令是否执行完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03;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109;
步骤S109:继续读取命令执行状态判断;
步骤S110:执行关键字定义的动作后,进入步骤S103。
所述的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01是在测试仪器内带的SCPI程控指令下建立自定义文件。
所述的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03后还执行步骤S1031:存储读入一行的数据。
所述的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06中预设字符为换行符。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利用仪器通用的程控命令集实现新测试功能或组合测试功能,不需要用户具备系统软件编程能力以及系统开发能力。通过仪器的自定义测试功能菜单,可以极大的方便用户的测试工作,提高测试效率,尤其是与搭建系统相比,便于生产线使用,同时可以规范测试流程和测试参数,使每次测试的设置都保持一致,便于测量结果的比对。用户开发的测试功能序列可以在同类型仪器以及兼容型号的仪器中运行,极大的方便了仪器的应用层面的开发。本发明实现起来成本非常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发明实现包括两部分: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编辑功能,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内部功能实现,
1.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编辑功能的实现
在一个自定义菜单键设置的命令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或输入该自定义按键对应的命令文件,并以命令文件的文件名去掉扩展名后替代“自定义菜单键1”的字符串,这样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赋予自定义菜单1了,点击该菜单就是就可以执行这个自定义测试功能了。
2.自定义测试功能序列内部功能实现
命令文件的内部协议格式、存储格式及关键字设计:
利用测试仪器内带的SCPI程控指令建立命令文件,语法格式遵守标准SCPI(程控仪器标准命令集)语法指令,把测试任务对仪器的设置控制流程用程控命令逐条存储在文件中形成测试序列,发送时每条指令末尾增加”/n”换行符作为命令串结束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