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活性肽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2994.0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毅;王可;刘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4/415;C07K14/465;C07K1/3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活性 干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免疫活性肽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实现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常温条件下,获得一种水分含量为1.2%~1.8%、蛋白质含量为72%~86%、分子量为10~30kDa的免疫活性肽冻干粉,经免疫活性评价实验证明,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10%~20%(P<0.01)。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免疫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理解不断深入,免疫活性肽日趋成为生物活性肽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开发应用与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免疫活性肽是具备增强免疫功能和免疫刺激功能的一类生物活性肽,能够促进机体细胞移动,促进细胞吞噬功能,并起到抗肿瘤和抗菌作用。免疫活性肽包括内源肽和外源肽,当内源肽不足以提供机体免疫功能时,就需要有外源肽作为补充。据文献报道,研究者们已从牛乳、人乳和植物蛋白中获得了不同序列的免疫活性肽达三十余种,其中牛乳源活性肽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深入的免疫活性肽。国内对免疫活性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然肽的分离、纯化方面,而且对基因组合肽库和化学组合肽库的构建、筛选及应用已经开始起步。我国是农作物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所以,研究开发从植物蛋白酶解物中获得免疫活性肽正日益引起重视。随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提高,免疫活性肽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婴幼儿食品、功能性食品和保健药品中,将对食品工业和畜牧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目前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通常为热环境下的酶解法,其不易保持肽的活性稳定,而有关非热加工技术在免疫活性肽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常见的酶解工艺需要借助高温使蛋白质变性和灭酶,整个酶解过程也在50—60℃的水浴条件下进行,虽然制备的活性肽水解度较好,肽得率高,但是活性不易稳定保持。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均采用热环境下的酶解技术制备获得玉米肽、大豆肽、小麦肽和禽蛋蛋清肽等生物活性肽,但因其制备方法繁复,条件温度高而常易出现产品的活性变质、功能性降低、异味生成等不良影响。为提高并保持肽的活性,需要结合实际操作,寻求非热或低温的技术方法。所以,本发明旨在利用高压脉冲电场(PEF)这一新兴非热加工技术来制备免疫活性肽冻干粉,以达到工艺流程时间缩短、能耗降低、产品性质稳定等目标。
非热加工技术是目前食品工业的开发热点,其中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因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高效性和环保性,在食品和农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而将其应用于酶解工艺实为首例。PEF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相比热处理的作用特点,PEF的处理时间短,可以在几百或几十微秒内完成全部电能的释放,良好适应工业化生产;PEF通常选取室温或者低温的条件进行,对食品质量属性来说,能够减少食品感官和物理特性的有害变化;PEF的能耗低、效率高,能够减少在工业生产中的能源和资金消耗,环保优势较高。一些研究证实,PEF可以改变某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作用结果为疏水基团和巯基的外露,引起蛋白的起泡性和乳化性的提高。另外,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PEF技术对部分多肽的活性有快速激活或抑制作用。然而,研究者对通过PEF来提高酶解效率,增强肽产品的功能性方面尚未探究。因此,本发明是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高压脉冲电场的非热加工特性进行蛋白质的快速酶解,来制备一种免疫活性肽冻干粉。
免疫活性肽的功能评价方法有很多,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是细胞免疫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的功能学检验方法中所规定的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MTT法。实验原理为,体内T淋巴细胞受ConA刺激后出现母细胞的增殖反应,活细胞特别是增殖细胞中的线粒体水解酶可将MTh分解为兰紫色结晶,通过检测其光密度值能反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增殖情况越明显即受试小鼠的免疫功能越强。
发明内容
本专利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2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