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终端及信道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2953.1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媛;赵毅;赵丽;房家奕;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终端 信道 接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户终端及信道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初次接入或信道接入/维护失败时在时长为1帧或者大于1帧的监听窗口内连续监听反馈信息;监听结束后选择发送时隙,未确定出信道接入失败,则到达该发送时隙时发送FI;之后在反馈窗口内除发送时隙之外的接收时隙监听,反馈窗口的时长大于1帧;反馈窗口结束时,根据监听结果确定信道接入成功,则之后对于除发送时隙之外的每一个接收时隙进行监听,到达发送时隙之前未确定信道维护失败,则在到达发送时隙时发送FI。本发明在监听窗口内能够获得完整1帧内的信道占用信息,在反馈窗口内可以获得所有节点反馈的时隙占用状况且保证反馈消息的正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终端及信道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RR-ALOHA(Reliable Reservation ALOHA,可靠预留ALOHA)是基于 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复用接入)的接入和资源分配机制。当节点占用一个时隙后,将通过周期性发送以固定信息组织结构的帧信息 FI(Frame Information)指示从本节点的角度认为的时隙分配占用情况,并根据邻节点的FI和自己的信道使用情况及时更新时隙占用状态,并将更新后的时隙占用状态在自己发送的FI中体现。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信道占用过程和信道维护过程。
一、信道占用过程
下面的描述中,假设的场景是节点申请第一个时隙资源。
节点的行为分为5个步骤:监听、选择空闲时隙、等待空闲时隙、发送、监听反馈。大体流程如图1所示,各个步骤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1,按照规则1监听一帧
规则1,在监听时间从时隙(K-N)到时隙(K-1)中,发送节点j至少接收到一个节点反馈的FI将时隙(K-i)(i的取值为1~N)被标记为忙,则第K-i+N 个时隙被标记为已占用(RESERVED),否则标记为可用(AVAILABLE)。
节点根据规则1监听一帧中的所有时隙,将接收到的FI信息进行解析处理,节点内部记录根据规则1判断的各时隙的占用情况。
步骤2,选择一个空闲时隙(available时隙)
对于某个时隙,当该时隙在节点内部记录的时隙状态为(AVAILABLE),该时隙为空闲时隙。如果空闲时隙多于一个,从中随机选一个;如果没有空闲时隙,那么将比自己当前优先级低的节点占用的时隙作为空闲进行选择。选择空闲时隙后,执行步骤3;如果没有一个空闲时隙可供选择接入,则转步骤1。
步骤3,等待选定的时隙到达
假设步骤2中,选择空闲时隙p。那么在时隙p到达前,持续监听各个时隙,算法未明确持续做时隙p是否仍空闲的判断,暂且按照不做处理。
到达时隙p时,执行步骤4。
步骤4,在时隙p发送子帧subframe
此时在subframe的FI中,按照如下规则填写各个域field:
对于当前发送时隙,填写BUSY状态(1),且填写自己的STI(Station ID,设备标识)、优先级信息和PTP标志;对于其他时隙,根据是否成功接收解析 FI及FI内容确定填写BUSY状态(1)时,还填写STI、优先级信息和PTP标志;否则填写FREE状态(0),其它标志位填默认初始值。
节点在时隙p发送FI后,执行步骤5。
步骤5,按照规则2监听反馈,确认是否发送成功
规则2,如果发送节点接收到的所有FI中,发送节点用于发送FI的时隙都被标记为忙,且填写的STI为本节点的STI,则认为接收到了正反馈,即发送成功,否则认为接收到了负反馈,即发送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2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