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11514.9 | 申请日: | 2013-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名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董云海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就发电技术而言,目前全球发电技术约可归纳为转动发电及非转动发电,以转动发电而言,主要又包含下列几种方式:
一、水力发电:通过水的位能转化为势能,推动涡轮机,转化为机械能,而至电能。
二、热能发电:含地热、油、煤炭、天燃气、核能、太阳能等,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三、风力发电;利用风力,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然而上述几类转动发电方式,有许多缺点,难以克服。
1.动力源不稳定,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2.原料供应、成本高,价格非长期稳定,且地球蕴藏量有限。
3.建造及运行时对自然环境生态有严重破坏。
4.运行后,设备维护及污染的善后代价难以计算。如粉尘、废热等。
5.安全性疑虑大,如核能发电的辐射灾害。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稳定的、高效率的以及环保的发电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一种发电装置包含陀螺重力体、至少一个旋转驱动装置以及控制单元。陀螺重力体连接至发电动力源以及感应发电机,发电动力源驱动陀螺重力体旋转,进而驱动感应发电机产生电力。旋转驱动装置位于陀螺重力体的边缘上,用以与环形部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互动而以反作用力驱动陀螺重力体旋转。控制单元用以在陀螺重力体的转速低于第一预定转速时,启动旋转驱动装置以加快陀螺重力体的转速。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单元还用以在陀螺重力体的转速高于第二预定转速时,停止旋转驱动装置对陀螺重力体的加速,第二预定转速高于第一预定转速。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电装置还包含转速监测装置,用以监测陀螺重力体的转速。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旋转驱动装置包含第一转盘,且第一转盘的周缘具有多个第一磁铁。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电装置还包含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陀螺重力体呈同轴心排列,第二转盘的周缘具有多个第二磁铁,其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盘旋转,并通过这些第一磁铁与对应的这些第二磁铁的磁力驱动陀螺重力体相对第二转盘转动。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电装置还包含中空环形风罩围绕于陀螺重力体周围,中空环形风罩具有多个第三磁铁,其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盘旋转,并通过这些第一磁铁与对应的这些第三磁铁的磁力驱动陀螺重力体相对中空环形风罩转动。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旋转驱动装置包含第一转盘。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电装置还包含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陀螺重力体呈同轴心排列,其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盘旋转,并通过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接触力驱动陀螺重力体相对第二转盘转动。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电装置还包含中空环形风罩围绕于陀螺重力体周围,其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盘旋转,并通过第一转盘与中空环形风罩的内壁之间的接触力驱动陀螺重力体相对中空环形风罩转动。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电装置还包含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陀螺重力体呈同轴心排列,其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盘旋转,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通过传动皮带的接触力驱动陀螺重力体相对第二转盘转动。
因此,应用本发明的发电装置至少具有以下列优点:
(1)旋转驱动装置位于转动中的陀螺重力体,只需供给较少的电能给旋转驱动装置就能加速陀螺重力体至较高的转速;
(2)旋转驱动装置位于陀螺重力体的边缘上,用以与环形部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互动而驱动陀螺重力体旋转,旋转驱动装置因力臂(即旋转驱动装置与陀螺重力体的中心的距离)较长,所以能较容易提供陀螺重力体所需庞大的转动能量;以及
(3)以控制单元设定旋转驱动装置加速陀螺重力体的时机,使发电装置整体电能的产出符合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发电装置中的仰视图。
图3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发电装置中的仰视图。
图5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发电装置中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骏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柱与散热孔相结合的投光灯结构
- 下一篇:大枣检测分级用的光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