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设备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辅助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1243.7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傅智为;许军;黄海鲲;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G06F9/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备 接地 电阻 测试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力设备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设备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接地对系统的防雷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接地阻抗是衡量系统接地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它是确认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鉴定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参数,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必须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目前,地网接地电阻测试工作主要采用电位降法进行。《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规定的测试布线方式有直线法和30°夹角法两种,有些测试人员利用GPS设备,对测试布线进行精确定位,以改善接地电阻测量现状,提高测试精度,但这种简单的对GPS的应用仅能在直线法布线时起到作用。而在进行大型地网测试时,导则还提到可以多次移动电压极进行方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极位置的调整。
同时,由于现场条件限制,绝大部分的测试报告往往只记录一个接地电阻值,未记录测试电极位置,不利于多次测试结果的比对,更重要的也无从考证是测试的规范性、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也无从考证。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规定的测试布线方式在平原地带教容易达到,但在山区场合则存在较大的困难:山路崎岖难行,测试布线工作量大;另外山区山体树林遮蔽,测试电极难以合理布置。而且,多数测试现场并非一马平川,现场地形条件往往十分复杂,往往难以按照规程规定进行测试布线,测试工作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指引和规范,导致测试结果同实际偏差巨大。
而大型地网测试时,电压极一般由十余根钢钎组成,移动电压极费时费力,且更不适于杆塔地网等小型地网的接电阻测试工作
同时,由于现场条件限制,绝大部分的测试报告往往只记录一个接地电阻值,未记录测试电极位置,不利于多次测试结果的比对,更重要的也无从考证是测试的规范性、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也无从考证。
除上述客观原因外,山区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测试还存在其它的问题:(1)基层测试人员对规程规定的测试布线缺乏技术手段进行判别,往往仅凭主观感觉进行选择,导致测试数据五花八门,历次测试之间数据偏差极大。(2)因技术层面及工作量层面的困难所造成的畏难心理,加上接地测试的监督手段缺失,造成了不少应付了事的局面。部分基层测试人员缺乏辨识测试结果是否正确、合理的能力,测试获得的数值如果合格,就完事大吉。若超出设计值,就随意移动两个辅助极的位置,直到测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数值为止。即普遍存在“为了数据合格而测试”的想法,而不是基于“发现真实情况”的目的。
面对上述各种问题,仅仅依靠加强专业技术管理及专业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为彻底改变塔接地电阻测试工作的现状,需要开发一种能智能指导接地测试的辅助系统/软件,一方面为基层测试人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技术导引;另一方面,逐步推进测试工作的规范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辅助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力设备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GPS定位测距模块,用以系统测试现场的定位及距离计算;
GIS图层管理模块,用以对系统存储的离线地图完成图层选择、图层切换、图层绘制以及图层标注;
数据计算模块,该数据计算模块利用所述GPS定位测距模块对在地网测试点D处进行定位,利用GPS的测距功能选定电流极C并定位,电流极距测试点直线距离为DGC;在测试点与电流极直线延长线距离测试点1.12处再定位一点X;利用GPS的测距功能,当GPS显示操作人员当前位置同X的直线距离为0.5DGC时,电压极即为正确的补偿位置;以及
逻辑控制模块,用以实现对系统路径的管理、图像管理、调用GPS定位测距模块实时测距以及结果导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计算模块依据的原理是:设DPC为电压极与电流极间的距离,DGP为杆塔基础与电压极间的距离,DGC为基准点与电流极间的距离,则根据电位降法的测试原理,当三者满足式(1)时,电压极的位置即为最佳补偿位置;
(1)
杆塔和电流极连线做为极轴,令DGC=1,即可根据式(2)获得电压极最佳补偿位置轨迹的极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