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确定载体动态加速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1193.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东;李显;吴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7/00 | 分类号: | G01V7/00;G01P1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确定 载体 动态 加速度 方法 | ||
1.一种高精度确定载体动态加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卫星导航接收机固联安装在航空重力测量载体上,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观测信息直接解算出载体的动态加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确定载体动态加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算载体动态加速度的过程包括:
(1.1)利用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消除电离层散射的影响;(1.2)利用精密星历确定导航卫星的位置;(1.3)利用精密钟差产品改正卫星钟差的影响;(1.4)采用建模的方法消除对流层折射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确定载体动态加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的具体流程为:
(1.1.1)利用卫星导航接收机两个频点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得到以下四个观测方程:
其中,上标p表示导航卫星;下标k表示导航接收机;下标1,2分别表示导航信号频点,括号中的时间t指明观测时刻;为载波相位观测值;R为伪距观测值;ρ为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几何距离;f为导航信号载波频率;dtk为接收机r时钟误差;dtp为导航卫星k时钟误差;c为真空光速,且c=299792458m/s;T为接收机对卫星观测传播路径上的对流层延迟;I为接收机对卫星观测传播路径上的自由电子总含量;N为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ε为相位观测值的随机测量噪声;e为伪距观测值的随机测量噪声;b为不同通道之间的偏差;为相位观测值初始的随机相位偏差,t0为信号开始锁定时刻;
(1.1.2)通过对上述四个方程进行线性组合,消除一阶电离层传播误差的影响,得到的组合相位观测值称为“消电离层组合观测值”,组合方式为:
和
其中,为消电离层组合相位观测值;为消电离层组合伪距观测值;
将式(1)~(4)分别代入式(5)和(6),可得:
和
其中:
分别表示吸收了初始相位偏差的模糊度;
为组合伪距通道偏差,且
通过方程(7)、(8)可知,观测值之间的线性组合消除了一阶电离层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1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