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级视频编码空间增强层的快速模式选择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08345.3 | 申请日: | 201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平;李玮;张苏横;商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19/33 | 分类号: | H04N19/33;H04N19/34;H04N19/176;H04N19/124;H04N19/14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级 视频 编码 空间 增强 快速 模式 选择 方法 | ||
1.一种可分级视频编码空间增强层的快速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层间模式的相关性加速模式选择,利用层间量化参数的相关性加速模式选择,以及利用相邻宏块编码代价的相关性加速模式选择三部分;
其中,
利用层间模式的相关性加速模式选择
当基本层中的宏块采用帧内编码模式时,将帧内模式候选集减少为IntraBL和Intra4×4模式,当基本层中的宏块采用帧间编码模式时,如果基本层选用大尺寸宏块模式作为最佳编码模式时,说明图像在此区域是背景区域或者是运动不剧烈的区域,其增强层相应宏块编码时选用相同模式或相近模式进行编码的概率比较大;当基本层采用Inter8×8宏块为最佳模式进行编码时,说明此区域是纹理细节较多或者运动较剧烈的区域,增强层相应宏块也选用Inter8×8模式为最佳模式;增强层选用DIRECT模式和BLSkip模式的概率较大;只有当基本层选用Inter8×8模式时,增强层才选择Inter8×8模式为候选模式;
利用层间量化参数的相关性加速模式选择
令QPBL和QPEL分别代表基本层和增强层的量化参数,dQP则表示本层和增强层的量化参数之差:
dQP对空间增强层宏块编码模式有所影响,首先将所有的宏块编码模式分为三个子集,即粗略类、精细类和跳过类,采用不同dQP使用JSVM的全遍历模式选择方法对不同序列进行编码,并统计所有宏块的最优模式落在不同子集内的概率;编码模式应根据不同dQP采用不同的顺序进行计算;
利用相邻宏块编码代价的相关性加速模式选择
在采用RDO方法对图像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若令当前编码宏块的左侧、上侧和左上侧的宏块的RD代价分别为RDA、RDB和RDC,则可以定义一个RD代价的阈值函数THRD,如下式所示:
式中median(·)为中值运算符,α的取值范围为0~1,适当的α取值能够在计算复杂度和压缩效率之间取得折中;若当前宏块在采用某一模式编码的RD代价小于阈值THRD,则可认为当前的模式已经足够精确,因此无需再求取后续模式的RD代价计算;若采用大的THRD,RDO循环能够很快跳出从而加速模式选择;若采用小的THRD,最终的模式选择结果会更精确但是复杂度会提高;当遍历计算可用模式时,若当前模式的结果满足提前终止条件,即其率失真代价小于THRD,则跳出遍历流程,当前模式即为当前宏块的最终模式;若所有可用模式都不满足提前终止条件,则遍历结束后,最小率失真代价对应的模式为当前宏块的最终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级视频编码空间增强层的快速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空间增强层的空间分辨率大于4CIF时,α应取值0.35;当空间增强层的空间分辨率小于CIF时,α应取值0.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级视频编码空间增强层的快速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三部分的研究分析结果,综合利用层间模式相关性、层间量化参数相关性和相邻宏块编码代价相关性的H.264/SVC空间增强层宏块编码的快速模式选择方法,利用量化参数对模式分布的决定性缩减可用模式的范围,以及利用相邻宏块率失真代价的相关特性提前终止模式的遍历,从而达到保持编码压缩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编码速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83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