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影响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07732.5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凤珍;周宁;宋宁希;李强;孙芊;王倩;杨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系统 并网 影响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源并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影响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家充分重视分布式光伏技术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按照国家《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同时,明确提出鼓励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问题,先后颁布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规定(暂行)》和《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管理工作的意见(暂行)》(简称“两个意见一个规定”),承诺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以及接入公共电网的接网工程全部由电网承担,这些均将促进分布式发电的快速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增长,但与之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的标准、规范不健全,导致其并网问题集中显现。现有专利中仅针对光伏并网引起的单一问题进行专项分析与解决,尚无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后系统化的并网评价方法。光伏发电以大中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及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服务意见的下发,小型分布式光伏 分散接入配电网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影响,往往沿用了大中型光伏电站的研究模式或对单一影响的分析与治理中,上述技术应用中均未考虑到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的特殊性,因此对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制定没有理论化及系统化的指导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影响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对电网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经济性的影响,对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的方案进行评价。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分为两个等级: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有适用性、约束性,用以确定备选方案的适用范围,二级指标包括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协调性,其中每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均对应有影响因素;
(2)、针对二级指标的每种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隶属度函数,明确各二级指标分属的成本型、效益型、适中型趋势;
(3)、根据隶属度函数,将二级指标的每种影响因素利用区间【0,100】进行打分;
(4)、对每项二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每种影响因素均赋予权重,则二级指标的每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影响因素对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影响因素的权重,则每项二级指标的评价分数=对应的每种影响因素得到的打分值×对应的每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则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评价分数则为每项二级指标的评价分数的总和,即安全性的分数+可靠性的分数+经济性的分数+协调性的分数,根据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评价分数确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最佳接入方案。
所述一级指标的适用性对应的影响因素为:单点光伏消纳容量、线路光伏消纳容量、变电站光伏消纳容量;所述一级指标的约束性对应的影响因素为: 防孤岛保护、采集监控、电网相关技术导则。
所述的二级指标的安全性对应的影响因素为:短路电流增长率、逆向潮流占有率、电压合格率、电压波动率、谐波畸变率、检修安全性;所述二级指标的可靠性对应的影响因素为:储能配置百分比、光伏故障影响率、系统备用率、;所述二级指标的经济性对应的影响因素为:单位建设成本、网损变化率、;所述二级指标的协调性对应的影响因素为:变电站负载率变化、线路分段负载率变化、系统备用间隔率、后续光伏建设裕度、光伏负荷同步率、系统电压调节次数变化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对电网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经济性的影响,构建了适用性、约束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协调性的两级六项指标,从而对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的方案进行评价。本方法提出了各个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及分数变化趋势及取值范围,并对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的优劣与否能够给出直观的展示,大幅度提高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的制定效率,在提高分布式光伏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可保证分布式光伏接入后电网的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并网方案优选与确定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