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07555.0 申请日: 2013-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3518523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刘辉;沈国正;陈梅生;徐凯;方献平;郗笃隽;黄康康;裴嘉博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0024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山坡 果园 种草 循环 模式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长三角区域山坡果园(梨、桃、柑桔、枇杷、杨梅、李子、樱桃等)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技术,解决了山坡果园有机肥的来源,形成了水果种植、羊饲养的种养生态循环链结构,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利用。

背景技术

中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发展果园种草与养殖业结合、推广果园立体种养技术,是发展水果产业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符合我国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果园分布于垦荒坡地且土壤较为贫瘠的地带,传统的耕作模式,年复一年的园地耕除杂草和荒芜,致使水果园水土流失、土地越发贫瘠,果园生产成本有增无减。在当前市场果品竞争激烈、肉食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形势下,果园开发种草与养殖业(如养羊、养鸡、养鸭等)结合,多层次地利用果园资源,形成“畜吃草、粪肥田、草养田”的果牧农结合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果园内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当前果园内生草的主要目的,而果园开发种草与养殖业结合,果园种草为畜牧养殖全年提供鲜草,选择合适的牧草种类是基础。另外,掌握果树、养殖畜牧种类和数量、牧草种植数量等果园内不同生态位量化配置技术,是实现将绿色植物生产者和动物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代谢和物质循环过程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本发明在长三角区域内,在一般的山坡果园(如种植梨、桃、柑桔、枇杷、杨梅、李子、樱桃等果树),通过在果园周边修建养殖羊的场所,利用果树间隙种植优良牧草喂养羊(果园自然生长的野草---马唐草也能用于喂养羊),实现果园种草养羊循环发展模式,解决了果树、羊、牧草不同生态位量化配置技术,达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

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马唐草及套种的牧草作为养殖羊的基质饲料,养殖羊所产生的羊棚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果树的有机肥(为优质有机肥);

具体为:

1)、利用果园间隙套种的牧草为黑麦草;

每亩果园播种1~1.5公斤的黑麦草种子(含水率为9.5~10.5%,即约为10%),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备注说明:马唐草不需要播种;因为马唐草是长三角区域田间自然生长的一种野草,不需要播种,其生长数是自然调控的);

当黑麦草长到40~50厘米高时进行割第一次草,以后每隔25~30天收割一次;收割后黑麦草的留茬长度为5~8cm;

当马唐草长到35~45厘米高时进行割第一次草,以后每隔25天~30天收割一次;收割后马唐草的留茬长度为5~8cm;

2)、每亩果园配套以圈养的方式养殖2~3头羊,每亩果园收割而得的黑麦草和马唐草提供给所述2~3头羊作为饲料;

备注说明:在果园周边修建羊的养殖场所;

每年收集羊棚垃圾两次,春季、秋季各一次;春季为4月底至5月上旬,秋季为9月底至10月上旬;

每次羊棚垃圾收集后均分别进行如下的无害化处理:

将羊棚垃圾和菜籽饼或豆饼按照50:0.95~1.05(较佳为50:1)的重量比混合后,在发酵坑(位于果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内堆积成园柱体状的垃圾堆,用尼龙薄膜将整个垃圾堆密封(可在坑底周围用泥块把尼龙薄膜压实)后便开始自然发酵;发酵50~60天后(羊垃圾发酵时肯定会产生热量,用尼龙薄膜密封后能避免热量的流失),羊棚垃圾被充分熟化,成为可以施入果园的有机肥料;

所述有机肥料在发酵坑内存放至年底作为果园基肥施入果园(备注说明:发酵时间结束后,掀掉尼龙薄膜,有机肥料仍然保持位于发酵坑内);

所述羊棚垃圾是指:即羊所产生的排泄物及喂养羊的饲料残留物(即,所剩余的饲料垫料)。

备注说明:所得的有机肥能提供每亩果园所需有机肥料的60%左右。

作为本发明的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的改进:羊为湖羊。

作为本发明的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播种前,将1~1.5公斤黑麦草种子用水浸泡5~8小时,捞起沥干水后与19~21公斤钙镁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每亩果园的播种料;

将所述播种料均匀撒在每亩果园的土壤表面,然后轻耙土壤,从而在种子表面覆盖上0.7~1.3厘米厚的土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