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113.6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兰;付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2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衰弱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大多数病例发病于16-40岁之间,两性发病数无明显差异。从事脑力劳动者占多数。本病如处理不当可迁延达数年甚或数十年。如遇新的精神因素或休息不足,症状可重现或加剧。
神经衰弱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疼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精神因素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七情内伤,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虚损或兼痰兼火、湿、瘀等内扰神明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神经衰弱的治疗一般以心理疗法为主,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体育疗法、劳动锻炼及适当的生活安排等。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会对脑神经造成损伤,导致毒副作用。另外西药治疗神经衰弱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滋补肝肾,对治疗神经衰弱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包括:盘龙参,伤寒草,列当,豆豉草,乌金草,龙须草,羊角参,地梢瓜,南蛇藤,黄泡果,舞草,香石藤果,人参果,斑花杓兰,鞭打绣球,草灵芝和回心草。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盘龙参10~20份,伤寒草20~30份,列当10~20份,豆豉草15~25份,乌金草30~40份,龙须草10~20份,羊角参25~35份,地梢瓜5~15份,南蛇藤15~25份,黄泡果10~20份,舞草15~25份,香石藤果10~20份,人参果25~35份,斑花杓兰5~15份,鞭打绣球10~20份,草灵芝15~25份和回心草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盘龙参15~20份,伤寒草25~30份,列当10~15份,豆豉草20~25份,乌金草35~40份,龙须草10~15份,羊角参30~35份,地梢瓜5~10份,南蛇藤20~25份,黄泡果10~15份,舞草20~25份,香石藤果15~20份,人参果30~35份,斑花杓兰5~10份,鞭打绣球10~15份,草灵芝20~25份和回心草25~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盘龙参18份,伤寒草27份,列当14份,豆豉草23份,乌金草40份,龙须草12份,羊角参33份,地梢瓜6份,南蛇藤21份,黄泡果14份,舞草22份,香石藤果16份,人参果32份,斑花杓兰9份,鞭打绣球14份,草灵芝24份和回心草26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盘龙参16份,伤寒草29份,列当12份,豆豉草21份,乌金草35份,龙须草14份,羊角参35份,地梢瓜8份,南蛇藤24份,黄泡果12份,舞草24份,香石藤果17份,人参果34份,斑花杓兰6份,鞭打绣球11份,草灵芝22份和回心草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盘龙参,伤寒草,列当,豆豉草,乌金草,龙须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3~6,搅拌100~150分钟,温度4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清膏;
第二步,将香石藤果,人参果,斑花杓兰,鞭打绣球,草灵芝和回心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27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煎煮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兰,未经王海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