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瓶立式可调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111.7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江;王健;韩鹏飞;喻萍;谢治;杨巾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可调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瓶立式可调框架,属机械装备技术领域,它适应于对压缩天然气储运罐车中的气瓶的立式安装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压缩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采用长管拖车、多气瓶瓶组储运罐车两种运输方式。背景技术中,多气瓶瓶组储运罐车中的几十个天然气气瓶均是采用卧式或立式安装在框架中,气瓶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的主要不足是气瓶占用车辆的空间较大,每辆储运车辆只能装运4000立方天然气。而气瓶采用立式安装方式时,目前的主要缺陷是气瓶的长度有一定公差,同时每组气瓶安装的间隙不同,导致气瓶运输过程中气瓶组固定的稳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克服以上不足,对气瓶立式可调框架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气瓶立式可调框架,它采用立式方法将气瓶安装于罐车可调节框架中,以提高罐车空间利用率,提高装气容量,通过上、下部调节组件将不同高度气瓶紧密配合安装在相同高度空间的上下板之间,保证气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压板、气瓶、上部调节组件、下部调节组件、下托板,
所述的上部调节组件包括顶部外橡胶圈、调整座、并紧螺母、调整螺栓、顶部内橡胶圈、调整块、上限位圈,
所述的下部调节组件包括调整垫板、底部橡胶圈、下限位圈、套圈,
多个上限位圈等距焊装于上压板下侧的对向折叠沿口,
和上限位圈数量相等的多个下限位圈等距焊装于下托板上侧的对向折叠沿口,上下对应的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垂直同轴,
4个调整座分别焊装于上压板下侧折叠沿口上互成90°的4个装配孔中,
4个调整螺栓分别旋装于调整座的螺孔中,旋装于调整螺栓后端的并紧螺母可对调整螺栓进行并紧固定,
调整块装于调整螺栓的前端,
顶部外橡胶圈紧贴装于上限位圈的内侧,
顶部内橡胶圈紧贴装于顶部外橡胶圈的内侧,
顶部外橡胶圈的上端面和顶部内橡胶圈外沿口的台阶面同时水平顶靠于调整块的下端,
调整垫板水平垫装于下限位圈的内部,根据气瓶竖立高度的区别,可选择垫装不同厚度的调整垫板,
底部橡胶圈装于调整垫板的上端并紧贴下限位圈的内侧,
套圈套装于下限位圈的外侧,
气瓶竖立装于上压板和下托板之间,气瓶的下部压靠于底部橡胶圈上,气瓶的上部贴合顶靠于顶部外橡胶圈和顶部内橡胶圈的底端,
分别调节4个调整螺栓,通过调整块使顶部外橡胶圈和顶部内橡胶圈与气瓶的上部贴合均匀紧实并由并紧螺母并紧固定,保证竖立安装的气瓶紧密牢靠。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通过立式可调框架可将不同高度的立式安装气瓶牢固安装在相同高度空间的上压板和下托板之间,紧密配合,保证气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采用立式方式将气瓶安装于压缩天然气储运罐车可调节框架中,可有效提高罐车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装气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瓶立式可调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部调节组件3的A-A视图。
图3为图1中下部调节组件4的A-A视图。
图4为图1中上压板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下托板5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顶部外橡胶圈6的结构图。
图7为图1中顶部内橡胶圈10的结构图。
图8为图1中底部橡胶圈14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为5个气瓶为一组进行立式安装。
一种气瓶立式可调框架,它包括上压板1、气瓶2、上部调节组件3、下部调节组件4、下托板5。
所述的上部调节组件3包括顶部外橡胶圈6、调整座7、并紧螺母8、调整螺栓9、顶部内橡胶圈10、调整块11、上限位圈12。
所述的下部调节组件4包括调整垫板13、底部橡胶圈14、下限位圈15、套圈16。
5个上限位圈12等距焊装于上压板1下侧的对向折叠沿口。
和上限位圈12数量相等的5个下限位圈15等距焊装于下托板5上侧的对向折叠沿口,上下对应的上限位圈12和下限位圈15垂直同轴。
4个调整座7分别焊装于上压板1下侧折叠沿口上互成90°的4个装配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