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栽培菌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018.6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蓟县凯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19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栽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涉及猴头菇的栽培,尤其是一种猴头菇栽培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属于齿菌科,在猴头菇的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目前,猴头菇人工裁培虽然普及,但猴头菇的高品位产品的比率不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栽培菌棒的物料构成及配比不合理,造成菌丝生理不成熟,容易腐烂;
2、猴头菇接种时没有进行预处理,造成接种后的猴头菇菌丝体小,杂菌污染严重。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出菇率高、生物转化率好、菇体强壮的猴头菇栽培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猴头菇栽培菌棒,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棉籽壳60-65%;
杂木屑10-15%
麸皮8-12%;
磷肥1-3%;
石膏粉1-3%;
蔗糖1-3%;
石训1-3%;
高粱酒糟1-3%。
一种猴头菇栽培菌棒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⑴将物料混合均匀后,加入井水进行混拌,加水比例为1∶1.5,形成弱酸性的混合料;
⑵将混合料装入无毒塑料袋,形成一15×50厘米的菌棒,每袋装干料约重2-2.5千克,在菌袋上制出10-15个接种穴位;
⑶装袋后马上装锅灭菌,在130-140℃温度下维持30-60分钟进行高压蒸煮杀菌;
⑷灭菌后将菌袋冷却至室温,再在常压50℃温度下维持20-30小时;
⑸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育菌丝,温度20℃-25℃,通风避光,,20-30天菌丝可以满袋。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菌棒由于科学配伍,所培养的猴头菇品质优良,菇体大,产量高,成本低,不存在腐烂的情况,同时具有节水、节地、节肥的优点。
2、本菌棒的出菇率达到100%,猴头菇的生物转化率达到80%左右,提高了栽培猴头菇的生物效率,实现了猴头菇规模化栽培和高产优质,大大提高了猴头菇栽培的经济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猴头菇栽培菌棒,其原料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棉籽壳65%;
杂木屑15%
麸皮10%;
磷肥2%;
石膏粉2%
蔗糖2%
石训2%;
高粱酒糟2%。
一种猴头菇栽培菌棒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⑴将物料混合均匀后,加入井水进行混拌,加水比例为1∶1.5,形成弱酸性的混合料;
⑵将混合料装入无毒塑料袋,形成一15×50厘米的菌棒,每袋装干料约重2-2.5千克,在菌袋上制出10-15个接种穴位;
⑶装袋后马上装锅灭菌,在130-140℃温度下维持30-60分钟进行高压蒸煮杀菌;
⑷灭菌后将菌袋冷却至室温,再在常压50℃温度下维持20-30小时;
⑸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育菌丝,温度20℃-25℃,通风避光,,20-30天菌丝可以满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蓟县凯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天津市蓟县凯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种植有机肥料
- 下一篇:金属烤瓷义齿的上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