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烟蚜的植物源农药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6496.5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简永兴;彭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24 | 分类号: | A01N65/24;A01P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植物 农药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烟蚜的植物源农药及其应用,属于植物源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繁殖快、数量大,在烟草的各生育期均可发生。烟蚜对烟草生长发育的为害分为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直接为害是指烟蚜利用其刺吸式口器吸食幼嫩烟叶的汁液,同时分泌蜜露污染烟叶,诱发烟草产生煤烟病,使烟叶表面变黑,品质下降;间接为害是指烟蚜取食烟叶后随之传播烟草黄瓜花叶病(CMV)、烟草蚀纹病毒病(TEV)、马铃薯Y病毒病(PVY)等多种烟草病毒病害,给烟草的生长发育及烟叶的品质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长期以来,烟草种植工作中对烟蚜的药剂防治一直都是采用化学药剂,如吡虫啉、抗蚜威、杀虫灵、啶虫脒、灭多威等。化学药剂防治虽然见效快、效果好,但化学药剂存在“3R”问题,即农药残留(Residue)、害虫再度猖獗(Resurgence)、害虫抗性(Resistance)的问题,目前仅中国在烟草种植工作中每年在大田施用的化学农药达4,500,000~8,000,000千克,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造成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烟叶农药残留量不断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烟叶和烟草制品的国家间贸易日趋增加,烟叶及烟草制品的农药残留量是各国在烟草制品贸易中关注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际市场烟叶评价和选购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际烟草贸易中进行商品检验的重要内容。而植物中含有多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利用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高效、专效、低毒(或无毒)、易降解、无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开发防治烟蚜的植物源农药有利于降低烟叶的农药残留,有利于提高烟叶及烟草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毛桂油是由樟科(Lauraceae)植物毛桂(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的叶经水蒸汽蒸馏而得,其含有桉叶素、莰烯、α-蒎烯、芳樟醇、松油烯-4-醇等具有显著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海州香薷油是由唇形科(Labiatae)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 ex F.Maekawa)的全草经水蒸汽蒸馏而得,其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具显著杀虫活性的香荆芥酚、百里香酚、对聚伞花素、松油烯、β-水芹烯、β-石竹烯、柠檬烯、芳樟醇等。灰毛牡荆油是由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灰毛牡荆(Vitex canescens Kurz)的叶经水蒸汽蒸馏而得,其亦含有多种具有显著杀虫活性的化学成分,如α-蒎烯、桉叶素、柠檬烯、松油醇、桉油精、丁香酚等。迄今未见单独采用上述毛桂油、海州香薷油或灰毛牡荆油制备的农药,也未见采用毛桂油、海州香薷油及灰毛牡荆油复配制备的农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化学农药防治烟蚜存在易使烟蚜产生抗药性、易污染环境、烟叶农药残留量大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烟蚜,且使烟蚜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对植烟土壤及环境无污染、在烟叶上无残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应用,由毛桂油、海州香薷油、灰毛牡荆油组成的组合物制成植物源农药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可有效防治烟蚜,且对植烟土壤及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烟蚜的植物源农药,该植物源农药是由毛桂油、海州香薷油和灰毛牡荆油组成的组合物,配入助剂制成的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所述的组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毛桂油30~65%,海州香薷油20~45%,灰毛牡荆油15~35%。
所述的乳油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合物20~70%,乳化剂5~20%,增效剂5~20%,渗透剂10~40%。
所述的微乳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合物10~60%,表面活性剂7~25%,增效剂3~15%,防冻剂5~10%,去离子水10~60%。
所述的水乳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合物10~6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1~15%,防冻剂5~10%,增稠剂0.4~1%,去离子水10~70%。
所述的增效剂为增效胺、有机硅、月桂氮酮、碳酸烷基酯、氯化脂肪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烷基苯磺酸盐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月桂基硫酸钠、烷基硫酸钠、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6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频无心感应电炉熔铅除铜精炼工艺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分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