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5442.7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1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戴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2 | 分类号: | C09J163/02;C09J123/08;C09J193/04;C09J171/12;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纳米 陶土 热熔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粘结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近几年,复合材料和塑料等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用量也持续增长,其中汽车内饰件是胶粘剂用量迅速增长的一个领域。 汽车内饰件热熔胶的需求越来越多。
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E-12环氧树脂 25-28、漂白活性硅酸钙2-4,三乙烯四胺1.2-2.4,改性145松香10-15,松香季戊四醇5-8,石蜡8-10,烟片胶1-2、防老剂NBC 1-2、防老剂MB 0.5-1、纳米陶土10-15、复合填料2-5,EVA20-30、聚苯醚树脂8-12;
复合填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蒙脱土15-18、海泡石粉8-15,漂白活性硅酸钙1-2、己二酸酯1-2、十溴二苯乙烷1-2、纳米三氧化钼 0.1-0.2、聚己二酸己二胺0.3-0.5、当归油0.8-1.8、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 0.3-0.5;
所述的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是将蒙脱土、海泡石粉混匀后,在500-550℃下煅烧4-5小时,然后,取出,与剩余原料混合,于35-45摄氏度下搅拌混匀1-2小时后,即得。
所述的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
制备步骤是:
(1)将E-12环氧树脂、漂白活性硅酸钙、改性145松香放入捏合机中于160-170℃捏合10-15分钟后,取出冷却混匀备用;
(2)再将步骤(1)所得物料与其余原料混匀后,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冷却,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含有纳米陶土,与其余原料相容性好,不容易开裂,透气性佳,复合汽车内饰件材料平整,不容易有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其是由下述重量kg的原料制得:
E-12环氧树脂 25、漂白活性硅酸钙4,三乙烯四胺1.8,改性145松香15,松香季戊四醇8,石蜡10,烟片胶2、防老剂NBC 1、防老剂MB 0.5、纳米陶土10、复合填料2,EVA20、聚苯醚树脂12;
复合填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蒙脱土18、海泡石粉15,漂白活性硅酸钙1、己二酸酯2、十溴二苯乙烷1、纳米三氧化钼 0.2、聚己二酸己二胺0.5、当归油1.8、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 0.5;
所述的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是将蒙脱土、海泡石粉混匀后,在550℃下煅烧4小时,然后,取出,与剩余原料混合,于45摄氏度下搅拌混匀1小时后,即得。
所述的一种含有纳米陶土的热熔胶,制备步骤是:
(1)将E-12环氧树脂、漂白活性硅酸钙、改性145松香放入捏合机中于170℃捏合15分钟后,取出冷却混匀备用;
(2)再将步骤(1)所得物料与其余原料混匀后,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冷却,即得。
本实施例的粘结剂的表观粘度为5000MPa.s,剥离强度57N/2.5cm2,初粘力达到5号钢球,开放时间44s,24小时热稳定性状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5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